中国-俄罗斯原油管道工程(漠河-大庆段)冻土工程地质考察与研究进展

多年冻土; 中俄原油管道; 工程地质; 气候变化; 科学考察; 研究进展;
["李国玉","金会军","盛煜","张建明","俞祁浩","齐吉琳","温智","吕兰芝","童长江","郭东信","王绍令","魏智","杨思忠","吉延俊","于少鹏","何瑞霞","常晓丽","郝加前","陈友昌","吴伟","翟镇远","赵意民"] 2008-04-07 期刊论文
在2005—2007年期间,先后3次对中国-俄罗斯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沿线的冻土工程地质条件等进行科学考察,开展了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评价和预测研究.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管道沿线多年冻土在各类融区、季节冻土和水系等分隔作用下呈片状或岛状分布,沿线岛状、稀疏岛状及零星岛状占多年冻土区段的40%左右;管道沿线多年冻土随着气候的转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断退化.地形地貌单元、植被分布、地表水分条件的变化等局部因素对多年冻土的分布和地下冰的赋存产生重要的影响,管道沿线大约分布有50 km左右的沼泽湿地,其表层为腐殖质土及泥炭层,泥炭层下面分布着含土冰层或地下冰,是管道沿线最差的冻土工程地质地段;由于中俄原油管道沿线水系发育多,冻胀丘、冰椎和冰幔等不良冻土现象广泛分布.科学考察的成果为管道沿线冻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和预测、管道的稳定性影响分析以及后期的长期检测系统设置等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为即将开工的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来源平台:冰川冻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