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林地区冰川冰湖泥石流期次划分及其与构造活动的关系

冰川冰湖型泥石流; 光释光测年; 构造相关性; 多期次;
["苏培东","胥帅","梁宇","周路旭","邱鹏"] 2025-05-14 期刊论文
米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内外动力作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区域内冰川冰湖型泥石流堆积体分布广泛,面积大,厚度深,沉积关系复杂。科学认识雅鲁藏布江河谷米林段冰川冰湖泥石流期次划分及与构造活动的关系,对区域地质环境重建、区域内泥石流成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能为预测米林地区未来泥石流活动提供参考。本文作者通过野外调查、卫星解译、无人机航拍和室内试验等技术,查明了米林地区冰川冰湖型泥石流堆积特征,研究了米林地区泥石流发育时间,揭示了泥石流与构造活动的关系及影响因素。主要成果如下:(1)米林地区冰川冰湖泥石流堆积区纵坡降小,有扇形、鱼尾形、堆叠形3种平面形态;(2)研究区冰川冰湖泥石流划分为3期次,即62.2~74 ka、37.3~44.9 ka、16.1~23.6 ka,越靠近雅鲁藏布江下游,出露的泥石流形成年代越早;(3)构造活动与泥石流具有时间共轭性,可将其关系量化为时间重合率,影响时间重合率的因素有断裂带距泥石流沟距离、断层规模、断层性质,其中时间重合率与断裂带距泥石流沟距离呈负相关,与断层规模呈正相关。
来源平台:工程地质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