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条件下西藏则隆弄沟高位滑坡失稳特征研究

高位滑坡; 放大效应; 固有频率; 同频共振;
["刘俊辰","王文沛","高杨","万佳威","高少华"] 2025-01-03 期刊论文
西藏则隆弄沟物源位置高、强度低,历史上因强震失稳后发生过崩滑。为探究强震对1950年则隆弄沟的动力响应特征,文章采用FLAC3D的动力模拟方法进行演算,并输入双向米林地震加速度记录。结果表明:其动力响应较复杂,受控于坡体形态、材质、地震波强度和频率等因素,在靠近海拔4 000 m处冰碛物出现挤压破裂,而不是位于最前端的冰碛物前缘;在海拔5 500 m时冰碛物与花岗片麻岩之间的切应变增量达到最大,远高于冰碛物后缘;该斜坡存在一条滑面且已经贯通,范围为海拔4 000~5 800 m,失稳类型为拉-剪。为进一步分析造成这种失稳形态的影响因素,引入共振的概念,使用公式计算及不同频率简谐波激励,得到该坡的固有频率处于0.09~1.89 Hz之间,其中4 400~5 500 m固有频率为0.2~0.6 Hz。而加速度放大效应受固有频率的影响,地震波主频与坡体海拔4 400~5 500 m固有频率重合度较高,产生同频共振现象,放大效应明显。通过分析,地震波在不同材质中的放大效应不同,冰碛物放大效应弱于花岗片麻岩。
来源平台: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