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南麓热融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热融地质灾害; 信息量模型; 地理探测器; 分布特征; 驱动因子;
["张睿","魏赛拉加","严慧珺","唐太斌","王仲复"] 2024-12-18 期刊论文
研究祁连山南麓冻土区热融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利用2019~2021年青海省冻土热融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对已调查的热融滑塌、融冻泥流和热融沉陷三种地质灾害数据,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采用信息量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对三类灾害进行分析驱动力分析。祁连山南麓共发育热融灾害点165处,主要分布在祁连县、天峻县,灾害规模主要以中小型为主。各灾害在海拔3 600 m以上且坡度小于12°及12°~25°的阳坡较为发育。单因子对热融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中,降雨因子的影响力最强,坡向因子的影响力最弱。不同因子之间交互作用的解释力均呈增强效应,其中,双因子增强关系为60.7%,非线性增强关系为39.3%,无相互独立作用的因子。
来源平台: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