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严寒地区尾矿库冬季放矿方式可行性分析

尾矿库; 严寒地区; 冻土;
["陈荣健","王伟明","刘涛","曾霄祥"] 2022-11-08 期刊论文
严寒地区尾矿库放矿方式不当会在沉积滩产生放矿冰冻层,影响尾矿坝正常渗流及抗滑稳定性。以某严寒地区尾矿库冬季放矿方式为例,理论计算了矿浆流的温降距离及冻结距离,进行了冬季放矿滩面状态调查及放矿参数监测,根据勘探取样及孔内测温确定了尾矿堆积体内冰冻层赋存情况及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矿浆流冻结距离远大于其温降距离,流动的矿浆进入冰盖层前不会冻结。集中放矿能很快形成放矿流道,沿流道流动至冰盖层处进入水下,流动矿浆对周边冰冻层起到了融化作用。堆积坝面以下范围冻土层已彻底融化,库区范围冻土层分布于沉积滩以下20 m左右,最大冻土厚度为2~3 m。冰冻层以下地层未见冻层,且随深度增加,堆积体内部温度逐渐升高至10℃左右。结果说明,该尾矿库冬季放矿方式是可行的。冰冻期末恢复坝前放矿前,通过对坝前滩面表层冻层采取破冰作业破坏其完整性,加快其融化速率,降低冰冻层对坝体渗流及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来源平台:现代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