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堰塞湖演化模式及易发性区划研究

堰塞湖;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地质灾害; 演化模式;
["赵永辉","万志杰","涂国祥","邓辉"] 2021-03-01 期刊论文
收集西藏境内6处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堰塞湖事件,通过野外现场调查、三维地质建模、遥感影像解译等手段,经堰塞湖演化过程分析,对中国西藏境内典型堰塞湖事件做了系统归纳与总结,结果表明:中国西藏典型堰塞湖作为次生地质灾害,主要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原生地质灾害演化而来。在此基础上,提出3种西藏典型堰塞湖演化模式:泥石流堵江型、滑坡堵江型和"崩滑流"堵江型。同时,考虑堰塞湖衍生出的次生灾害,勾勒出一条以"‘崩滑流’—堵江(堰塞湖)—淹没—洪水—‘崩滑’"为主线的地质灾害链。最后,提出西藏堰塞湖易发性初步判据——"两区",即大江大河区和原生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基于此判据,初步建立西藏堰塞湖易发性区划,具体为:藏东、藏南及雅鲁藏布江日喀则仁布县—曲水县段为堰塞湖高易发区,藏西和藏中为堰塞湖低易发区。
来源平台:河北地质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