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孔隙演化的寒区隧道围岩冻融劣化机制与损伤本构模型

隧道工程; 本构模型; CT扫描; 花岗岩; 冻融损伤; 孔隙劣化;
["孙克国","贾敬龙","潘兵兵","王金金","刘国强"] 2024-07-12 期刊论文
岩石冻融损伤是寒区隧道工程研究的关键问题。为更好地了解寒区岩石的力学性质和冻融侵蚀引起的细观损伤,开展了冻融作用下花岗岩压缩试验、声波试验和CT扫描试验,得到了冻融岩石的物理力学参数和细观损伤特征。通过三维重构,对冻融岩石孔隙演化进行了定量分析,揭示了寒区隧道围岩冻融劣化机制;并基于连续损伤理论和微元统计理论,推导了考虑初始冻融损伤和残余变形的力学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冻融50次后,试样纵波波速下降16.60%,总孔隙率由7.98%增加至10.01%,线弹性模量、峰值应力和残余强度减小,而峰值应变增大;冻融作用能加强孔隙间的连通性发展,提高渗流效应,且增大岩石延展性破坏概率,软化特征明显;新建本构模型参数易确定,物理意义明确,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适用于描述冻融岩石破坏全过程的应力-应变关系,体现岩石残余强度特性。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寒区隧道工程的服役性能分析提供理论指导。
来源平台:中国公路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