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首次降雨时间及降雨量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两种短命植物形态特征与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荒漠短命植物; 首次降雨时间; 首次降雨量; 总生物量; 最大光化学效率;
["张玉林","尹本丰","陶冶","李永刚","周晓兵","张元明"] 2022-04-20 期刊论文
早春降雨事件是影响荒漠短命植物生长的重要因子,为了解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积雪完全融化后早春首次降雨时间及降雨量对短命植物光合生长的影响。该研究选取两种优势短命植物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oxyrhinchum)和琉苞菊(Centaurea pulchella)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首次降雨时间(积雪完全融化后第10、20和30天)和3个降雨水平(5、10和15 mm),探究两物种的形态、生物量及光化学效率的响应差异。结果显示:积雪完全融化后第10天进行首次降雨处理时,随着首次降雨量的增加,尖喙牻牛儿苗的叶面积和总生物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最大光化学效率呈下降趋势。在第20和30天进行首次降雨处理时,尖喙牻牛儿苗和琉苞菊的叶面积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在积雪完全融化后5mm降雨处理时,随着首次降雨时间的延迟,尖喙牻牛儿苗和琉苞菊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10mm降雨处理时,尖喙牻牛儿苗的冠根比降低,根长和总生物量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琉苞菊的根长呈显著增加趋势; 15 mm降雨处理时,尖喙牻牛儿苗的叶面积、冠根比和最大光化学效率呈显著增加趋势;琉苞菊的冠根比和最大光化学效率呈下降趋势,总生物...
来源平台:植物生态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