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17年祁连山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特征

祁连山; 水源涵养; InVEST模型; 生态系统;
["薛健","李宗省","冯起","缪驰远","邓晓红","狄振华","叶爱中","龚伟","张百娟","桂娟","高文德"] 2022-02-21 期刊论文
祁连山是中国西北地区十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当地极为关键的水源涵养区。基于InVEST模型中的产水量模块,对祁连山水源涵养量和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祁连山多年平均产水总量和水源涵养总量约为93.03×10~8m3和57.83×10~8m3。从时间变化来看,水源涵养量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约为0.196mm·a-1;在空间上呈“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与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大致相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水源涵养总量依次为:草地(31.87×10~8m3)>林地(16.71×10~8m3)>耕地(4.92×10~8m3)>其他用地(2.29×10~8m3)>建设用地(0.63×10~8m3)。降水量与水源涵养量在所有研究时段内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也会对水源涵养量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区草地面积变化对水源涵养量影响较大。根据建立的经验公式并参考已有研究...
来源平台:冰川冻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