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简称“冰冻全重”)启动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报工作,申报信息如下:
一、冰冻全重简介
实验室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主要解决冰冻圈科学前沿重大问题,突破冻土工程关键核心技术,抢占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科技制高点,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生态文明建设、富国强边与极地安全等科技需求。
二、开放课题资助范围
开放课题研究内容需围绕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开展:
(1)冰冻圈与区域发展:构建不同时空尺度冰冻圈变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耦合模型,评估冰冻圈变化对冰冻圈服务影响和未来冰冻圈灾害的风险,制定防灾减灾措施;研发适合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出冰冻圈作用区与影响区可持续发展途径;
(2)冻土力学与工程模拟:研究土体水、热、质迁移与成冰过程、冻土本构关系,揭示水、热、力相互作用机理及多场耦合过程,模拟冻土-工程-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
(3)冻土工程与灾害防控:研究气候变化和工程作用影响下冻融灾害、盐渍化灾害及重大工程病害形成机理和灾变风险,构建气候变化下冻土工程绿色韧性化建造与防灾减灾理论和技术体系;
(4)冻土环境与工程效应:研究气候变化下多年冻土变化及其水文和生态环境效应与工程间的互馈机制,评估气候变化下冻土环境时空变化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提出工程安全保障技术;
(5)极地环境与北极航道:研究极地多圈层耦合过程、两极气候差异演化机制、冰盖不稳定性等前沿科学问题;揭示极地冰冻圈快速变化及其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机制,评估极地快速变化导致的重大安全风险,提出中国参与极地治理的路径;研发北极海冰次季节预报系统和冻土港口建造新技术,提供冰区智能航线规划服务。
鼓励从事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冰冻圈遥感、寒区气候预测等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积极申报。
三、申报要求与申报程序
(1)国内外从事相关研究的科学与技术人员均可提出申请,申请人需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需要至少一位实验室固定科技人员合作参与申请。申请的课题需遵守《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
(2)课题资助经费一般为5-10万元,研究期限一般为2年;
(3)申请人需根据要求,填写课题申请书(附件1),签字并加盖所在单位公章后,于2025年9月30日前将一式两份纸质版邮寄至实验室,同时将电子版申请书与申报信息汇总表(附件2)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4)开放课题由实验室组织专家进行初评,提请学术委员会评议,最后由主任办公会议审定立项。课题批准后,实验室发出批准通知和课题任务书,课题负责人收到批准通知和课题任务书后,按要求填写课题任务书,明确考核指标,签字盖章后在规定时间内寄回实验室。
四、项目考核及成果管理
(1)申请人按课题任务书要求开展研究工作,接受实验室检查和监督,经费使用须符合国家、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及《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2)资助课题所取得的成果管理按照《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五、注意事项
(1)不得重复申报已获其他资助的项目内容,一经查实,取消课题负责人本次及今后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资格;
(2)已获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但尚未结题的负责人不在此次资助范围之内(2025年12月31日前结题的不计入)。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白老师
电 话:15294190376
Email:rqbai@lzb.ac.cn
地 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318号
邮 编:730000
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