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通过室内试验进行压缩荷载作用过程中冻土试样内部温度变化测试,分析影响试样温度变化的主要荷载类型及因素;建立温度变化与试样初始含水率、干密度、温度以及加载频率、动应力等之间的关系式;根据温度对冻土强度的影响程度,确定不同土质对温度变化响应指数的取值范围。利用试样中多点测温结果,探讨试样中的温度在纵横向的分布情况,分析引起温度变化的原因;研究当以不同的条件施加围压时试样中温度变化情况以及其造成的强度损失跟冻土强度之间的相关性。最后,从粘、弹塑性力学,热力学理论本构出发,通过能量转化建立试样中温度变化与能量耗散的关系计算式,结合试验结果对该关系式进行检验和修正,并给出涉及参数的取值范围。本研究对于完善冻土力学,深入理解冻土力学性质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可为冻土区实体工程的安全运营评价提供基础性资料。
2009-01【中文摘要】本研究分别以乌鲁木齐河源区土壤和雪冰为介质,通过对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的研究,分析了不同海拔、不同深度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并结合相关的理化性质资料,揭示微生物的来源及其演替规律以及与气候环境演变的关联度。主要结果如下:1.揭示了植被类型和海拔是影响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微生物多样性水平分布特征。2.揭示了微生物的数量与土壤理化参数和其沉积年代的关联度,阐述了其微生物多样性垂直分布特征。3.分析了冰缘植物根系土微生物数量及其与植被关系,阐明极端环境下的冰缘植物根际土中含有丰富的细菌资源,不同冰缘植物根际土中所含细菌的菌群密度都有较大的差异,指出这些差异与植物群落演替、植物多样性及其初级生产力密切相关。4.研究表明:雪冰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可培养数量和演替规律与δ18O值、阴阳离子密切相关,提出以此作为一种研究气候和环境变化新指标,为利用冰芯微生物研究乌鲁木齐河源区气候演变奠定了基础。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