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冻土是一种热现象,局地因素对多年冻土热状况的影响直接决定了局地尺度上多年冻土的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复杂的地形条件使得局地因素自身的变化及其对多年冻土热状况的影响都十分强烈。在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环境的基础上,选取坡度、坡向、植被、土壤表层含水量等局地因素对多年冻土热状况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以大通河源作为研究区,建立地表辐射平衡、表土水分、植被条件的典型观测场地及相应的标准观测场地,从实地观测的角度定量分析局地因素对多年冻土热状况的作用机理及影响程度。结合理论分析与实地观测资料,建立我国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多年冻土的局地因素热状况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中低纬度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局地因素对多年冻土分布格局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定量研究,并对由局地因素造成的冻土退化问题进行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
2009-01【中文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尤其是冬季显著增温的背景下,多年冻土区域河川径流呈现了明显的增加趋势和季节分配差异变化,研究显示:多年冻土在径流增加中所起的作用还不甚清楚,对寒区水资源变化的影响机理也需进一步研究。该项目拟基于乌鲁木齐流域源区现有观测研究基础,通过多年冻土活动层水分运移(下渗、产流及蒸散发等)过程的观测,分析多年冻土退化、活动层增厚条件下,作为隔水层的冻土层融冻过程对径流形成的影响;通过对水量平衡方程中各要素的实时监测,结合不同下垫面水文断面产汇流过程的时空变化实时监测,揭示高山多年冻土在流域冰雪径流增加趋势中的水文效应。该研究在加强气候变化对西部干旱区高山水资源影响的研究方面意义重大,它不仅在学术上是对多年冻土径流形成机理和对水资源的影响和贡献的重要研究,而且将对研究区域性多年冻土退化的水文效应模型建构提供可行的参数。
2009-01【中文摘要】本项目拟针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重大基础工程中采用"冷却地基"的碎石路堤地温调控技术,对冻土区碎石路堤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路堤结构稳定性(包括碎石层形状变化及其边坡稳定)、碎石层密实效应(包括引起碎石颗粒排列位置变化及其粒径变化等不可逆变化)等因素对多年冻土碎石路堤降温效果的影响机理进行理论和实验方面的系统性、基础性研究,确定振动荷载长期作用对碎石层孔隙率变化的影响规律,建立能考虑由于振动荷载作用引起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