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填浅挖冻土路基的施工难度大,变形机理复杂。以冻土区公路为例,基于路床厚度和路面厚度划分了低填浅挖路段,从施工准备、路基基底换填、分层填筑和压实、分层开挖等方面,分析低填浅挖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以K1+220~K1+520段低填路基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路基计算模型,分析其在施工期间的变形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路基变形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路基建设提供参考。
低填浅挖冻土路基的施工难度大,变形机理复杂。以冻土区公路为例,基于路床厚度和路面厚度划分了低填浅挖路段,从施工准备、路基基底换填、分层填筑和压实、分层开挖等方面,分析低填浅挖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以K1+220~K1+520段低填路基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路基计算模型,分析其在施工期间的变形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路基变形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路基建设提供参考。
低填浅挖冻土路基的施工难度大,变形机理复杂。以冻土区公路为例,基于路床厚度和路面厚度划分了低填浅挖路段,从施工准备、路基基底换填、分层填筑和压实、分层开挖等方面,分析低填浅挖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以K1+220~K1+520段低填路基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路基计算模型,分析其在施工期间的变形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路基变形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路基建设提供参考。
京新高速公路(G7)新疆段自2021年6月30日建成开通运营至今已经历两个冬季,部分低填浅挖路段受风吹雪灾害影响较大,这与设计期间的认识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优化和改进防风雪措施。本文基于远程监测、现场调研、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在高速公路低填浅挖路基段设置积雪平台的防风雪机理和设计参数进行分析,进而对积雪平台防治风吹雪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积雪平台的坡率和深度对高速公路路面积雪分布均有较大影响,积雪平台深度对储雪量影响更强,结合工程实际条件及分析结果提出将现有积雪平台加深0.5~1.0 m的工程建议。
京新高速公路(G7)新疆段自2021年6月30日建成开通运营至今已经历两个冬季,部分低填浅挖路段受风吹雪灾害影响较大,这与设计期间的认识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优化和改进防风雪措施。本文基于远程监测、现场调研、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在高速公路低填浅挖路基段设置积雪平台的防风雪机理和设计参数进行分析,进而对积雪平台防治风吹雪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积雪平台的坡率和深度对高速公路路面积雪分布均有较大影响,积雪平台深度对储雪量影响更强,结合工程实际条件及分析结果提出将现有积雪平台加深0.5~1.0 m的工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