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8

SAR偏移量技术和光学偏移量技术是冰川运动监测重要的技术手段,但目前对于融合不同平台的影像进行三维形变的研究较少。文章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西藏聂拉木县希夏邦马峰地区的大型冰川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方差分量估计融合该研究区的Sentinel-1与Landsat8两种数据进行冰川的三维位移解算,选取了同一时期的光学影像对偏移量估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选取稳定区域进行精度评估,分析该方法在冰川运动监测中的适用性和精确性。结果表明,该冰川在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联合解算的东西向最大流速为21 cm/d,南北向最大流速为68 cm/d,垂直向最大流速为17 cm/d。对比单一影像获取的冰川位移结果,多影像联合解算方法,能够弥补SAR数据的失相干和光学数据的低质量像元值的不足,获得更加完整和详细的冰川信息,监测结果精度更高。可为利用不同平台的数据联合监测山地冰川的多维度和高精度变化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期刊论文 2022-03-09 DO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22.01-02

SAR偏移量技术和光学偏移量技术是冰川运动监测重要的技术手段,但目前对于融合不同平台的影像进行三维形变的研究较少。文章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西藏聂拉木县希夏邦马峰地区的大型冰川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方差分量估计融合该研究区的Sentinel-1与Landsat8两种数据进行冰川的三维位移解算,选取了同一时期的光学影像对偏移量估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选取稳定区域进行精度评估,分析该方法在冰川运动监测中的适用性和精确性。结果表明,该冰川在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联合解算的东西向最大流速为21 cm/d,南北向最大流速为68 cm/d,垂直向最大流速为17 cm/d。对比单一影像获取的冰川位移结果,多影像联合解算方法,能够弥补SAR数据的失相干和光学数据的低质量像元值的不足,获得更加完整和详细的冰川信息,监测结果精度更高。可为利用不同平台的数据联合监测山地冰川的多维度和高精度变化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期刊论文 2022-03-09 DO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22.01-02

基于2017-2019年Sentinel-1 SAR数据,利用小基线集(SBAS)偏移量跟踪技术获取喀喇昆仑山系Batura和Passu冰川时序表面流速,分析冰川表面流速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Batura和Passu冰川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Passu冰川对季节响应存在异常现象,春冬季节的强降水增强冰川表面流速,夏季表面流速较小,沿冰川主流线,受坡度影响,表面流速起伏变化较大,冰舌末端具有前进的可能; Batura冰川表面流速随着高程降低逐渐减小,但积累区流速较大,冰川运动的活动性较强. SBAS偏移量跟踪技术在夏季受降水和冰雪融化的影响,时序偏移量变化起伏相对较大,冬季较稳定.利用非冰川区10个稳定城镇区获取的偏移量误差占最大冰川流速比例为1.7%~2.1%,距离向和方位向偏移量获得的偏移方向与冰川流动方向一致,证明冰川时序表面流速结果可信.

期刊论文 2021-11-13 DOI: 10.13885/j.issn.0455-2059.2021.05.001

基于2017-2019年Sentinel-1 SAR数据,利用小基线集(SBAS)偏移量跟踪技术获取喀喇昆仑山系Batura和Passu冰川时序表面流速,分析冰川表面流速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Batura和Passu冰川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Passu冰川对季节响应存在异常现象,春冬季节的强降水增强冰川表面流速,夏季表面流速较小,沿冰川主流线,受坡度影响,表面流速起伏变化较大,冰舌末端具有前进的可能; Batura冰川表面流速随着高程降低逐渐减小,但积累区流速较大,冰川运动的活动性较强. SBAS偏移量跟踪技术在夏季受降水和冰雪融化的影响,时序偏移量变化起伏相对较大,冬季较稳定.利用非冰川区10个稳定城镇区获取的偏移量误差占最大冰川流速比例为1.7%~2.1%,距离向和方位向偏移量获得的偏移方向与冰川流动方向一致,证明冰川时序表面流速结果可信.

期刊论文 2021-11-13 DOI: 10.13885/j.issn.0455-2059.2021.05.001

随着淡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冰川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愈发重要,同时冰川消融引起的地质灾害也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西藏加拉白垒峰区域典型冰川为研究对象,选用日本的L波段ALOS-2合成孔径雷达影像数据,采用基于强度的偏移量追踪技术,对加拉白垒峰周边冰川位移变化开展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加拉白垒峰北侧岗普冰川630天内方位向最大累积形变量超过60 m,其位移累积量和流速受其东侧支流的影响较大。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藏南地区类似冰崩碎屑流灾害的减灾和防灾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1-04-26 DOI: 10.16468/j.cnki.issn1004-0366.2021.02.001

随着淡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冰川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愈发重要,同时冰川消融引起的地质灾害也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西藏加拉白垒峰区域典型冰川为研究对象,选用日本的L波段ALOS-2合成孔径雷达影像数据,采用基于强度的偏移量追踪技术,对加拉白垒峰周边冰川位移变化开展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加拉白垒峰北侧岗普冰川630天内方位向最大累积形变量超过60 m,其位移累积量和流速受其东侧支流的影响较大。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藏南地区类似冰崩碎屑流灾害的减灾和防灾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1-04-26 DOI: 10.16468/j.cnki.issn1004-0366.2021.02.001

山地冰川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调节器和指示器,高时间分辨率、多维度的冰川流速监测能够对其运动造成的相关灾害进行精准的分析和预警.星载SAR技术是冰川运动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采用了基于小基线集的像素偏移量技术,建立了联合升降轨偏移量的三维时序形变求解平差模型.利用2017年升降轨Sentinel-1A/B数据监测了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的错朗玛冰川三维时空运动特征.结果表明,错朗玛冰川在2017年4月13日至2017年12月9日时间段内,在东西向上最大流速为9.8 cm/day,南北方向上以20.5 cm/day的最大速度向北运动,垂直向上在坡度最陡峭处冰川最大速度为7 cm/day.结合地形与当地气温数据,发现该冰川运动整体上以地形因素主导,而外部气温环境会导致冰川流动发生局部特征变化.本文结果可为冰川运动引发的山地灾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0-06-08

山地冰川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调节器和指示器,高时间分辨率、多维度的冰川流速监测能够对其运动造成的相关灾害进行精准的分析和预警.星载SAR技术是冰川运动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采用了基于小基线集的像素偏移量技术,建立了联合升降轨偏移量的三维时序形变求解平差模型.利用2017年升降轨Sentinel-1A/B数据监测了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的错朗玛冰川三维时空运动特征.结果表明,错朗玛冰川在2017年4月13日至2017年12月9日时间段内,在东西向上最大流速为9.8 cm/day,南北方向上以20.5 cm/day的最大速度向北运动,垂直向上在坡度最陡峭处冰川最大速度为7 cm/day.结合地形与当地气温数据,发现该冰川运动整体上以地形因素主导,而外部气温环境会导致冰川流动发生局部特征变化.本文结果可为冰川运动引发的山地灾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0-06-08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8条  共8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