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0

为了研究不同入模温度下的水泥水化放热规律,采用溶解热法对持续负温环境下的水泥进行水化热测定试验。为了对冻土区水泥水化热进行定量分析及预测,采用指数、幂指数、复合指数、双曲线函数、对数模型这5种水化放热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及误差分析,最终建立冻土区入模温度-水化热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持续负温环境下,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减慢,随着入模温度升高,水泥的累计水化热和水化放热速率均提高;提高入模温度有利于负温环境下水泥水化放热,且入模温度越高水泥水化愈充分;在水化过程后期,负温抑制水泥水化的不利影响将会减弱。在5种预测模型中,双曲线函数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持续负温环境下水泥水化热随龄期变化的规律。本文所提模型可有效预测持续负温环境下不同入模温度工况对应的水泥水化热。

期刊论文 2022-08-16

为了研究不同入模温度下的水泥水化放热规律,采用溶解热法对持续负温环境下的水泥进行水化热测定试验。为了对冻土区水泥水化热进行定量分析及预测,采用指数、幂指数、复合指数、双曲线函数、对数模型这5种水化放热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及误差分析,最终建立冻土区入模温度-水化热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持续负温环境下,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减慢,随着入模温度升高,水泥的累计水化热和水化放热速率均提高;提高入模温度有利于负温环境下水泥水化放热,且入模温度越高水泥水化愈充分;在水化过程后期,负温抑制水泥水化的不利影响将会减弱。在5种预测模型中,双曲线函数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持续负温环境下水泥水化热随龄期变化的规律。本文所提模型可有效预测持续负温环境下不同入模温度工况对应的水泥水化热。

期刊论文 2022-08-16

为了研究不同入模温度下的水泥水化放热规律,采用溶解热法对持续负温环境下的水泥进行水化热测定试验。为了对冻土区水泥水化热进行定量分析及预测,采用指数、幂指数、复合指数、双曲线函数、对数模型这5种水化放热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及误差分析,最终建立冻土区入模温度-水化热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持续负温环境下,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减慢,随着入模温度升高,水泥的累计水化热和水化放热速率均提高;提高入模温度有利于负温环境下水泥水化放热,且入模温度越高水泥水化愈充分;在水化过程后期,负温抑制水泥水化的不利影响将会减弱。在5种预测模型中,双曲线函数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持续负温环境下水泥水化热随龄期变化的规律。本文所提模型可有效预测持续负温环境下不同入模温度工况对应的水泥水化热。

期刊论文 2022-08-16

为了研究低负温下不同入模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持续负温(-5℃)环境和标准养护条件下,四种入模温度工况(5℃、10℃、15℃、20℃)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1)无论是标准养护还是负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强度均与入模温度呈正相关,入模温度越高,相同龄期下混凝土的强度也越高。(2)负温环境会抑制混凝土强度的发展,使得相同入模温度工况下负温环境中混凝土的强度均低于标准养护下的强度。(3)随着入模温度从5℃升高至20℃,负温环境下混凝土要达到标养下28 d强度所需的龄期会依次减少7 d,这有利于缩短我国高寒冻土区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工期。基于成熟度理论,分别采用对数、指数和双曲线函数模型分析了持续负温环境下入模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不同模型之间拟合的精度,发现对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拟合精度较高,指数模型拟合精度较差,但对指数模型进行修正后会达到较高的拟合精度。根据三种强度-成熟度模型,进一步建立了持续负温环境下强度-入模温度的对数、指数和双曲线模型。将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得出对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混凝土后期的强度,但对其前期强度的预...

期刊论文 2022-03-21

为了研究低负温下不同入模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持续负温(-5℃)环境和标准养护条件下,四种入模温度工况(5℃、10℃、15℃、20℃)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1)无论是标准养护还是负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强度均与入模温度呈正相关,入模温度越高,相同龄期下混凝土的强度也越高。(2)负温环境会抑制混凝土强度的发展,使得相同入模温度工况下负温环境中混凝土的强度均低于标准养护下的强度。(3)随着入模温度从5℃升高至20℃,负温环境下混凝土要达到标养下28 d强度所需的龄期会依次减少7 d,这有利于缩短我国高寒冻土区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工期。基于成熟度理论,分别采用对数、指数和双曲线函数模型分析了持续负温环境下入模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不同模型之间拟合的精度,发现对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拟合精度较高,指数模型拟合精度较差,但对指数模型进行修正后会达到较高的拟合精度。根据三种强度-成熟度模型,进一步建立了持续负温环境下强度-入模温度的对数、指数和双曲线模型。将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得出对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混凝土后期的强度,但对其前期强度的预...

期刊论文 2022-03-21

为了研究低负温下不同入模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持续负温(-5℃)环境和标准养护条件下,四种入模温度工况(5℃、10℃、15℃、20℃)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1)无论是标准养护还是负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强度均与入模温度呈正相关,入模温度越高,相同龄期下混凝土的强度也越高。(2)负温环境会抑制混凝土强度的发展,使得相同入模温度工况下负温环境中混凝土的强度均低于标准养护下的强度。(3)随着入模温度从5℃升高至20℃,负温环境下混凝土要达到标养下28 d强度所需的龄期会依次减少7 d,这有利于缩短我国高寒冻土区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工期。基于成熟度理论,分别采用对数、指数和双曲线函数模型分析了持续负温环境下入模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不同模型之间拟合的精度,发现对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拟合精度较高,指数模型拟合精度较差,但对指数模型进行修正后会达到较高的拟合精度。根据三种强度-成熟度模型,进一步建立了持续负温环境下强度-入模温度的对数、指数和双曲线模型。将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得出对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混凝土后期的强度,但对其前期强度的预...

期刊论文 2022-03-21

为了研究持续-5℃与20℃养护环境下,不同入模温度的水泥水化发展规律,开展了两种养护制度下,入模温度分别为5℃、10℃、15℃、20℃水泥净浆水化热试验,分析养护制度与入模温度对水泥净浆水化热作用机制,探究了负温下水泥内部自由水相变作用对其性能影响,建立了两种养护制度下考虑入模温度(5~20℃)的水化热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养护制度一定时,随着龄期与入模温度增长,水泥净浆水化热与水化程度均逐渐增大;入模温度会使20℃养护与持续-5℃养护的水化热差值峰值与水化速率等值龄期发生提前;负温与低入模温度均会使水化进程出现龄期“滞后”现象,通过分析二者共同作用的水化热发展规律及其对水泥净浆微观作用机制,建议在负温环境下,可在合理范围内适当提高入模温度,以优化混凝土宏-微观性能。

期刊论文 2021-10-12 DOI: 10.13801/j.cnki.fhclxb.20211011.002

为了研究持续-5℃与20℃养护环境下,不同入模温度的水泥水化发展规律,开展了两种养护制度下,入模温度分别为5℃、10℃、15℃、20℃水泥净浆水化热试验,分析养护制度与入模温度对水泥净浆水化热作用机制,探究了负温下水泥内部自由水相变作用对其性能影响,建立了两种养护制度下考虑入模温度(5~20℃)的水化热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养护制度一定时,随着龄期与入模温度增长,水泥净浆水化热与水化程度均逐渐增大;入模温度会使20℃养护与持续-5℃养护的水化热差值峰值与水化速率等值龄期发生提前;负温与低入模温度均会使水化进程出现龄期“滞后”现象,通过分析二者共同作用的水化热发展规律及其对水泥净浆微观作用机制,建议在负温环境下,可在合理范围内适当提高入模温度,以优化混凝土宏-微观性能。

期刊论文 2021-10-12 DOI: 10.13801/j.cnki.fhclxb.20211011.002

为了研究持续-5℃与20℃养护环境下,不同入模温度的水泥水化发展规律,开展了两种养护制度下,入模温度分别为5℃、10℃、15℃、20℃水泥净浆水化热试验,分析养护制度与入模温度对水泥净浆水化热作用机制,探究了负温下水泥内部自由水相变作用对其性能影响,建立了两种养护制度下考虑入模温度(5~20℃)的水化热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养护制度一定时,随着龄期与入模温度增长,水泥净浆水化热与水化程度均逐渐增大;入模温度会使20℃养护与持续-5℃养护的水化热差值峰值与水化速率等值龄期发生提前;负温与低入模温度均会使水化进程出现龄期“滞后”现象,通过分析二者共同作用的水化热发展规律及其对水泥净浆微观作用机制,建议在负温环境下,可在合理范围内适当提高入模温度,以优化混凝土宏-微观性能。

期刊论文 2021-10-12 DOI: 10.13801/j.cnki.fhclxb.20211011.002

为研究混凝土入模温度、水化热对桩周冻土带来的热影响问题,以共玉公路查拉坪大桥桩基作为原型,设计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入模温度、水化热对冻土的热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入模温度的影响时间为0~100min,200~300min为水化热影响期,入模温度对冻土的热影响程度大于混凝土水化热。入模温度最大影响范围是3倍桩径,1倍桩径以内为入模温度主要影响区,1~3倍桩径为入模温度和水化热共同影响区,3倍桩径以上为水化热影响区。入模温度及水化热在深度上影响范围是70~150cm,70cm以上冻土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150cm以下冻土温度受下边界条件影响较大。

期刊论文 2017-04-11
  • 首页
  • 1
  • 2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20条,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