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不同地形梯度下高寒山区土地利用演变和景观破碎化,是对生态脆弱区保护与恢复精准施策的基础。雅鲁藏布江流域空间异质性明显,但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子流域尺度,缺少像元尺度的深度探讨,无法对流域精细化管理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本文选取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3个地形要素,分析1980—2015年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分布特征,并借助分布指数计算各地类在不同地形分级的优势度,基于冗余分析定量计算地形要素与景观格局指数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流域近30年土地利用/覆被结构变化较小,但空间异质性明显。草地为主要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林地和永久性冰川积雪大部分位于下游地区,耕地与城乡用地分布集中于中游;(2)自上游至下游平均海拔逐渐降低,坡度、地形起伏度逐渐增大。耕地、水体、城乡用地对地形要素依赖性最强,林地、未利用地、永久冰川积雪适应性较强。3000~4000 m高程带、6°~15°坡度带、小起伏山地带是由人类活动频繁区向自然生态系统的过渡带,可作为土地利用变异转折点;(3)由上游至下游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逐渐增大、景观多样性逐渐提高。高程与景观聚集度呈较弱负相关关系。坡度和地形起伏度与景观聚集...
研究不同地形梯度下高寒山区土地利用演变和景观破碎化,是对生态脆弱区保护与恢复精准施策的基础。雅鲁藏布江流域空间异质性明显,但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子流域尺度,缺少像元尺度的深度探讨,无法对流域精细化管理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本文选取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3个地形要素,分析1980—2015年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分布特征,并借助分布指数计算各地类在不同地形分级的优势度,基于冗余分析定量计算地形要素与景观格局指数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流域近30年土地利用/覆被结构变化较小,但空间异质性明显。草地为主要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林地和永久性冰川积雪大部分位于下游地区,耕地与城乡用地分布集中于中游;(2)自上游至下游平均海拔逐渐降低,坡度、地形起伏度逐渐增大。耕地、水体、城乡用地对地形要素依赖性最强,林地、未利用地、永久冰川积雪适应性较强。3000~4000 m高程带、6°~15°坡度带、小起伏山地带是由人类活动频繁区向自然生态系统的过渡带,可作为土地利用变异转折点;(3)由上游至下游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逐渐增大、景观多样性逐渐提高。高程与景观聚集度呈较弱负相关关系。坡度和地形起伏度与景观聚集...
研究不同地形梯度下高寒山区土地利用演变和景观破碎化,是对生态脆弱区保护与恢复精准施策的基础。雅鲁藏布江流域空间异质性明显,但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子流域尺度,缺少像元尺度的深度探讨,无法对流域精细化管理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持。本文选取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3个地形要素,分析1980—2015年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分布特征,并借助分布指数计算各地类在不同地形分级的优势度,基于冗余分析定量计算地形要素与景观格局指数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流域近30年土地利用/覆被结构变化较小,但空间异质性明显。草地为主要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林地和永久性冰川积雪大部分位于下游地区,耕地与城乡用地分布集中于中游;(2)自上游至下游平均海拔逐渐降低,坡度、地形起伏度逐渐增大。耕地、水体、城乡用地对地形要素依赖性最强,林地、未利用地、永久冰川积雪适应性较强。3000~4000 m高程带、6°~15°坡度带、小起伏山地带是由人类活动频繁区向自然生态系统的过渡带,可作为土地利用变异转折点;(3)由上游至下游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逐渐增大、景观多样性逐渐提高。高程与景观聚集度呈较弱负相关关系。坡度和地形起伏度与景观聚集...
在青藏铁路ITCS(增强列车控制系统)国产技术升级方案过程中,采取基于2*2oo2安全技术计算平台方案提高系统可用性。同时针对现行卫星定位方案进行分析,指出现行系统中存在问题,引入北斗定位(Beidou)系统。系统从单套到冗余,卫星定位从GPS到BDS,围绕系统冗余和实际运营需求出发,详细介绍在ITCS-RBC国产冗余方案中北斗系统应用方案。方案设计中采用在线"新老交替"兼容设计原则,在引入北斗系统过程中能够有力保障青藏铁路ITCS平稳运行,体现出本应研究对于北斗技术方案落地的优势。
在青藏铁路ITCS(增强列车控制系统)国产技术升级方案过程中,采取基于2*2oo2安全技术计算平台方案提高系统可用性。同时针对现行卫星定位方案进行分析,指出现行系统中存在问题,引入北斗定位(Beidou)系统。系统从单套到冗余,卫星定位从GPS到BDS,围绕系统冗余和实际运营需求出发,详细介绍在ITCS-RBC国产冗余方案中北斗系统应用方案。方案设计中采用在线"新老交替"兼容设计原则,在引入北斗系统过程中能够有力保障青藏铁路ITCS平稳运行,体现出本应研究对于北斗技术方案落地的优势。
在青藏铁路ITCS(增强列车控制系统)国产技术升级方案过程中,采取基于2*2oo2安全技术计算平台方案提高系统可用性。同时针对现行卫星定位方案进行分析,指出现行系统中存在问题,引入北斗定位(Beidou)系统。系统从单套到冗余,卫星定位从GPS到BDS,围绕系统冗余和实际运营需求出发,详细介绍在ITCS-RBC国产冗余方案中北斗系统应用方案。方案设计中采用在线"新老交替"兼容设计原则,在引入北斗系统过程中能够有力保障青藏铁路ITCS平稳运行,体现出本应研究对于北斗技术方案落地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