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62

在20世纪20年代,内蒙古地区建立的气象站开始观测冻土数据信息,经过几十年的观测资料积累,为研究北方地区冻土变化特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气候环境和地形条件的共同影响,使得土壤冻结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极为显著,且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极为敏感。为全面了解冻土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不断挖掘农业生产潜力,本文重点分析了呼和浩特赛罕区的冻土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选用呼和浩特赛罕区基准气候站1991年~2023年9月到次年4月(5~8月无冻土)逐日冻土深度及逐年冻土初日和终日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呼和浩特赛罕区的最大冻土深度、冻土初日和终日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冻土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期刊论文 2025-07-02 DOI: 10.15989/j.cnki.hbnjzzs.2025.10.021

在20世纪20年代,内蒙古地区建立的气象站开始观测冻土数据信息,经过几十年的观测资料积累,为研究北方地区冻土变化特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气候环境和地形条件的共同影响,使得土壤冻结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极为显著,且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极为敏感。为全面了解冻土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不断挖掘农业生产潜力,本文重点分析了呼和浩特赛罕区的冻土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选用呼和浩特赛罕区基准气候站1991年~2023年9月到次年4月(5~8月无冻土)逐日冻土深度及逐年冻土初日和终日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呼和浩特赛罕区的最大冻土深度、冻土初日和终日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冻土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期刊论文 2025-07-02 DOI: 10.15989/j.cnki.hbnjzzs.2025.10.021

在20世纪20年代,内蒙古地区建立的气象站开始观测冻土数据信息,经过几十年的观测资料积累,为研究北方地区冻土变化特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气候环境和地形条件的共同影响,使得土壤冻结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极为显著,且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极为敏感。为全面了解冻土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不断挖掘农业生产潜力,本文重点分析了呼和浩特赛罕区的冻土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选用呼和浩特赛罕区基准气候站1991年~2023年9月到次年4月(5~8月无冻土)逐日冻土深度及逐年冻土初日和终日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呼和浩特赛罕区的最大冻土深度、冻土初日和终日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冻土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期刊论文 2025-07-02 DOI: 10.15989/j.cnki.hbnjzzs.2025.10.021

进入冬季,除了霜冻以外,雪灾给农业带来的影响也格外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积雪融化时会从土壤中带走热量进而冻死害虫。但同时,强度较大的降雪也会演变为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农作物生长。分析积雪深度与农业气象灾害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度积雪灾害下的农业应对措施,比如加强农作物防寒保暖、强化农业设施安全防护以及畜禽养殖做好特殊应对等。

期刊论文 2025-03-26

进入冬季,除了霜冻以外,雪灾给农业带来的影响也格外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积雪融化时会从土壤中带走热量进而冻死害虫。但同时,强度较大的降雪也会演变为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农作物生长。分析积雪深度与农业气象灾害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度积雪灾害下的农业应对措施,比如加强农作物防寒保暖、强化农业设施安全防护以及畜禽养殖做好特殊应对等。

期刊论文 2025-03-26

进入冬季,除了霜冻以外,雪灾给农业带来的影响也格外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积雪融化时会从土壤中带走热量进而冻死害虫。但同时,强度较大的降雪也会演变为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农作物生长。分析积雪深度与农业气象灾害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度积雪灾害下的农业应对措施,比如加强农作物防寒保暖、强化农业设施安全防护以及畜禽养殖做好特殊应对等。

期刊论文 2025-03-26

进入冬季,除了霜冻以外,雪灾给农业带来的影响也格外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积雪融化时会从土壤中带走热量进而冻死害虫。但同时,强度较大的降雪也会演变为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农作物生长。分析积雪深度与农业气象灾害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度积雪灾害下的农业应对措施,比如加强农作物防寒保暖、强化农业设施安全防护以及畜禽养殖做好特殊应对等。

期刊论文 2025-03-26

基于黑龙江省2025年气候趋势预测结果,结合土壤旱涝预测模型、“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立的低温对主要作物生长影响评价模型、黑龙江省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预估模型,对2025年农业气象年景、作物生长季天气气候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初步预测,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统筹布局全省农业生产、农民合理安排农事生产活动提供科学参考。分析认为,预计2025年春耕春播期气温偏高、终霜冻略早、大部农区墒情适宜,利于备春耕活动提早开展及春播正常进行;大田生长期温水匹配好,利于作物旺盛生长和子粒充分灌浆;成熟期温高水少,对子粒脱水和收获晾晒有利。预计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春播期和出苗期局地内涝和松嫩平原西南部干旱、后春和初夏阶段性低温、夏季旱涝并存和局地强对流天气,其中暴雨洪涝和低温冷害发生风险较高。总体来看,生长季气象条件好于去年,虽然灾害多,但是以短期和局地为主,不利影响有限,预计2025年年景属丰年(与近5年比较)。

期刊论文 2025-03-17

基于黑龙江省2025年气候趋势预测结果,结合土壤旱涝预测模型、“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立的低温对主要作物生长影响评价模型、黑龙江省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预估模型,对2025年农业气象年景、作物生长季天气气候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初步预测,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统筹布局全省农业生产、农民合理安排农事生产活动提供科学参考。分析认为,预计2025年春耕春播期气温偏高、终霜冻略早、大部农区墒情适宜,利于备春耕活动提早开展及春播正常进行;大田生长期温水匹配好,利于作物旺盛生长和子粒充分灌浆;成熟期温高水少,对子粒脱水和收获晾晒有利。预计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春播期和出苗期局地内涝和松嫩平原西南部干旱、后春和初夏阶段性低温、夏季旱涝并存和局地强对流天气,其中暴雨洪涝和低温冷害发生风险较高。总体来看,生长季气象条件好于去年,虽然灾害多,但是以短期和局地为主,不利影响有限,预计2025年年景属丰年(与近5年比较)。

期刊论文 2025-03-17

基于黑龙江省2025年气候趋势预测结果,结合土壤旱涝预测模型、“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立的低温对主要作物生长影响评价模型、黑龙江省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预估模型,对2025年农业气象年景、作物生长季天气气候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初步预测,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统筹布局全省农业生产、农民合理安排农事生产活动提供科学参考。分析认为,预计2025年春耕春播期气温偏高、终霜冻略早、大部农区墒情适宜,利于备春耕活动提早开展及春播正常进行;大田生长期温水匹配好,利于作物旺盛生长和子粒充分灌浆;成熟期温高水少,对子粒脱水和收获晾晒有利。预计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春播期和出苗期局地内涝和松嫩平原西南部干旱、后春和初夏阶段性低温、夏季旱涝并存和局地强对流天气,其中暴雨洪涝和低温冷害发生风险较高。总体来看,生长季气象条件好于去年,虽然灾害多,但是以短期和局地为主,不利影响有限,预计2025年年景属丰年(与近5年比较)。

期刊论文 2025-03-17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62条,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