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数据已成为战略性资源,科学数据中心作为科学数据长期保存和开放共享的重要载体,支撑着科技创新发展。基于30多年的科学数据建设积累,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聚合了60%以上国内冰川冻土沙漠研究领域的科学数据。为了推动本领域科学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研究了寒区旱区科学数据的资源体系建设,数据共享的机制和方法。本文通过回顾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建设思路,从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共享服务成效与进展等方面,总结了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在寒区旱区科学数据共享领域的研究实践。最后,针对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给出未来展望。
科学数据已成为战略性资源,科学数据中心作为科学数据长期保存和开放共享的重要载体,支撑着科技创新发展。基于30多年的科学数据建设积累,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聚合了60%以上国内冰川冻土沙漠研究领域的科学数据。为了推动本领域科学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研究了寒区旱区科学数据的资源体系建设,数据共享的机制和方法。本文通过回顾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建设思路,从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共享服务成效与进展等方面,总结了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在寒区旱区科学数据共享领域的研究实践。最后,针对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给出未来展望。
科学数据已成为战略性资源,科学数据中心作为科学数据长期保存和开放共享的重要载体,支撑着科技创新发展。基于30多年的科学数据建设积累,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聚合了60%以上国内冰川冻土沙漠研究领域的科学数据。为了推动本领域科学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研究了寒区旱区科学数据的资源体系建设,数据共享的机制和方法。本文通过回顾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建设思路,从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共享服务成效与进展等方面,总结了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在寒区旱区科学数据共享领域的研究实践。最后,针对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给出未来展望。
科学数据中心是科学数据的载体,是科学数据资源安全支撑的基础和保障环境,承担着促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使命,科学数据的安全主要依赖于科学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本研究针对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的安全工作实践,分析了数据中心安全问题的来源,提出包含工作层级、安全过程、安全对象三个维度的数据中心安全能力建设模型,提出了以数据为中心,兼顾发展和安全,预防为主、全程管控的安全工作思路;分析了数据中心重点关注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的主要防范内容,并针对这些安全对象,设计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开展了安全能力建设;并从制度流程建设、人员安全能力培训、数据安全审计、数据分级分类、容灾备份和应急处置、安全工作中的防呆设计、技术工具利用七个方面对数据中心十年以来的安全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
科学数据中心是科学数据的载体,是科学数据资源安全支撑的基础和保障环境,承担着促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使命,科学数据的安全主要依赖于科学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本研究针对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的安全工作实践,分析了数据中心安全问题的来源,提出包含工作层级、安全过程、安全对象三个维度的数据中心安全能力建设模型,提出了以数据为中心,兼顾发展和安全,预防为主、全程管控的安全工作思路;分析了数据中心重点关注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的主要防范内容,并针对这些安全对象,设计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开展了安全能力建设;并从制度流程建设、人员安全能力培训、数据安全审计、数据分级分类、容灾备份和应急处置、安全工作中的防呆设计、技术工具利用七个方面对数据中心十年以来的安全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
科学数据中心是科学数据的载体,是科学数据资源安全支撑的基础和保障环境,承担着促进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使命,科学数据的安全主要依赖于科学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本研究针对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的安全工作实践,分析了数据中心安全问题的来源,提出包含工作层级、安全过程、安全对象三个维度的数据中心安全能力建设模型,提出了以数据为中心,兼顾发展和安全,预防为主、全程管控的安全工作思路;分析了数据中心重点关注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的主要防范内容,并针对这些安全对象,设计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开展了安全能力建设;并从制度流程建设、人员安全能力培训、数据安全审计、数据分级分类、容灾备份和应急处置、安全工作中的防呆设计、技术工具利用七个方面对数据中心十年以来的安全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
[目的]青藏高原的湖泊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其扩张或缩减亦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方法]选取位于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子区的3个典型湖泊(青海湖、羊卓雍错、乌兰乌拉湖),采用遥感监测手段,研究3个典型湖泊1985—2021年水文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揭示关键气候因子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冰川和冻土对典型湖泊的影响。[结果]研究期间,青海湖的面积和水位呈显著上升趋势,面积增长238.68 km2,水位增长1.32 m,空间上则向东西方向扩张;羊卓雍错湖泊面积呈先波动上升后减少趋势,面积和水位分别减少16.31 km2和3.25 m,在空间上整体由四周向中心的萎缩态势;乌兰乌拉湖面积和水位呈显著上升趋势,分别增长125.57 km2和8.12 m,扩张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部。[结论]在暖湿化环境下,降水增多和冰川冻土加速融化导致的湖泊扩张是青藏高原最为突出的环境变化特征,其中,降水量变化是影响青海湖和羊湖面积变化的关键因素,且面积变化和降水量具有滞后性;而乌兰乌拉湖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引起冻土的季节融化。探索青藏高原湖...
[目的]青藏高原的湖泊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其扩张或缩减亦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方法]选取位于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子区的3个典型湖泊(青海湖、羊卓雍错、乌兰乌拉湖),采用遥感监测手段,研究3个典型湖泊1985—2021年水文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揭示关键气候因子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冰川和冻土对典型湖泊的影响。[结果]研究期间,青海湖的面积和水位呈显著上升趋势,面积增长238.68 km2,水位增长1.32 m,空间上则向东西方向扩张;羊卓雍错湖泊面积呈先波动上升后减少趋势,面积和水位分别减少16.31 km2和3.25 m,在空间上整体由四周向中心的萎缩态势;乌兰乌拉湖面积和水位呈显著上升趋势,分别增长125.57 km2和8.12 m,扩张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部。[结论]在暖湿化环境下,降水增多和冰川冻土加速融化导致的湖泊扩张是青藏高原最为突出的环境变化特征,其中,降水量变化是影响青海湖和羊湖面积变化的关键因素,且面积变化和降水量具有滞后性;而乌兰乌拉湖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引起冻土的季节融化。探索青藏高原湖...
[目的]青藏高原的湖泊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其扩张或缩减亦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方法]选取位于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子区的3个典型湖泊(青海湖、羊卓雍错、乌兰乌拉湖),采用遥感监测手段,研究3个典型湖泊1985—2021年水文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揭示关键气候因子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冰川和冻土对典型湖泊的影响。[结果]研究期间,青海湖的面积和水位呈显著上升趋势,面积增长238.68 km2,水位增长1.32 m,空间上则向东西方向扩张;羊卓雍错湖泊面积呈先波动上升后减少趋势,面积和水位分别减少16.31 km2和3.25 m,在空间上整体由四周向中心的萎缩态势;乌兰乌拉湖面积和水位呈显著上升趋势,分别增长125.57 km2和8.12 m,扩张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部。[结论]在暖湿化环境下,降水增多和冰川冻土加速融化导致的湖泊扩张是青藏高原最为突出的环境变化特征,其中,降水量变化是影响青海湖和羊湖面积变化的关键因素,且面积变化和降水量具有滞后性;而乌兰乌拉湖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引起冻土的季节融化。探索青藏高原湖...
大通河位于祁连山区,开发利用程度低,实测径流基本为天然径流,1956—2000年平均径流量28.95亿m3。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降雨-径流关系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以水文气象要素明显的分界点1997年进行分时段比较,汛前径流明显衰减,汛后上游径流明显增加,中下游径流有一定减少,年均水资源减少1.72亿m3。选择受冰川融水和冻土释水影响较小的中下游区间来水分析,得到蒸发增加减少径流深38 mm。基于上中游分阶段径流比较认为,枯季径流的增加来自冻结层下水的稳定释水,春季径流的减少由季节性冻土释水疏干和陆面蒸发增加导致,夏秋季径流的增加主要是冰川融水和冻结层上水转化成冻结层下水减少沼泽消耗所致。综合分析认为,随着气温的继续升高,冰川融水消失,冻结层上水进一步转化,伴随着源头沼泽的消失,冻结层下水的增加对蒸发增加引起的水资源衰减有所缓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