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5

冰川反照率是影响冰川融化速度和环境变化的关键因子。采用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 OLI影像和高时间分辨率的MOD10A1反照率产品,开展了2015—2020年木孜塔格峰地区冰川反照率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Landsat OLI和MOD10A1反照率两者结果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较为一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为0.92。(2)在年际变化上,夏季反照率最低,秋季初期反照率较高。冬春季降雪次数减少,冰川表面积雪密实化,反照率随之减小。(3)在空间变化上,随着海拔升高,冰川表面反照率逐渐升高,呈指数函数关系(消融区和积累区的R2分别为0.23和0.25)。(4)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冰川反照率的关键因素,气温升高和降雪减少会导致反照率降低。地形对冰川反照率有显著影响,坡度较缓的冰川表面反照率较高,坡度较陡的冰川表面反照率较低。研究结果为理解木孜塔格峰地区冰川变化机制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论文 2025-05-16

冰川反照率是影响冰川融化速度和环境变化的关键因子。采用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 OLI影像和高时间分辨率的MOD10A1反照率产品,开展了2015—2020年木孜塔格峰地区冰川反照率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Landsat OLI和MOD10A1反照率两者结果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较为一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为0.92。(2)在年际变化上,夏季反照率最低,秋季初期反照率较高。冬春季降雪次数减少,冰川表面积雪密实化,反照率随之减小。(3)在空间变化上,随着海拔升高,冰川表面反照率逐渐升高,呈指数函数关系(消融区和积累区的R2分别为0.23和0.25)。(4)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冰川反照率的关键因素,气温升高和降雪减少会导致反照率降低。地形对冰川反照率有显著影响,坡度较缓的冰川表面反照率较高,坡度较陡的冰川表面反照率较低。研究结果为理解木孜塔格峰地区冰川变化机制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论文 2025-05-16

冰川反照率是影响冰川融化速度和环境变化的关键因子。采用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 OLI影像和高时间分辨率的MOD10A1反照率产品,开展了2015—2020年木孜塔格峰地区冰川反照率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Landsat OLI和MOD10A1反照率两者结果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较为一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为0.92。(2)在年际变化上,夏季反照率最低,秋季初期反照率较高。冬春季降雪次数减少,冰川表面积雪密实化,反照率随之减小。(3)在空间变化上,随着海拔升高,冰川表面反照率逐渐升高,呈指数函数关系(消融区和积累区的R2分别为0.23和0.25)。(4)气温和降水是影响冰川反照率的关键因素,气温升高和降雪减少会导致反照率降低。地形对冰川反照率有显著影响,坡度较缓的冰川表面反照率较高,坡度较陡的冰川表面反照率较低。研究结果为理解木孜塔格峰地区冰川变化机制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论文 2025-05-16

冰川消融季反照率是表征冰川年际物质平衡变化的重要参数之一。高海拔亚洲地区(以下简称高亚洲)冰川类型多样且变化机制复杂,冰面反照率对不同类型冰川的年际物质平衡的表征能力及其区域特征还有待进一步认识。本文基于2000年—2019年MODIS冰雪反照率产品和物质平衡时间序列观测数据,分析了高亚洲23条冰川4种消融季反照率参数的变化特征,评估了不同反照率参数与年际物质平衡的相关性,并探讨了反照率变化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冰川的年际物质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年内除喜马拉雅西段和祁连山地区的冰川外,其他冰川的反照率均呈下降趋势,消融季最小反照率波动大于平均反照率,后者在相同冰川子区内的年际变化和长期趋势较为一致;共计13条冰川的反照率与年际物质平衡呈现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4种反照率参数中8天合成产品的平均反照率相关性最优;反照率与年际物质平衡线性关系在不同冰川子区和冰川类型中均无明显的区域性分布规律。本文研究可为加深认识冰雪反照率对高亚洲冰川物质平衡的影响规律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论文 2024-07-18

冰川消融季反照率是表征冰川年际物质平衡变化的重要参数之一。高海拔亚洲地区(以下简称高亚洲)冰川类型多样且变化机制复杂,冰面反照率对不同类型冰川的年际物质平衡的表征能力及其区域特征还有待进一步认识。本文基于2000年—2019年MODIS冰雪反照率产品和物质平衡时间序列观测数据,分析了高亚洲23条冰川4种消融季反照率参数的变化特征,评估了不同反照率参数与年际物质平衡的相关性,并探讨了反照率变化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冰川的年际物质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年内除喜马拉雅西段和祁连山地区的冰川外,其他冰川的反照率均呈下降趋势,消融季最小反照率波动大于平均反照率,后者在相同冰川子区内的年际变化和长期趋势较为一致;共计13条冰川的反照率与年际物质平衡呈现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5),4种反照率参数中8天合成产品的平均反照率相关性最优;反照率与年际物质平衡线性关系在不同冰川子区和冰川类型中均无明显的区域性分布规律。本文研究可为加深认识冰雪反照率对高亚洲冰川物质平衡的影响规律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论文 2024-07-18

乃钦康桑地区是藏南山地极高海拔冰川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毗邻拉萨至日喀则349国道,区内冰川现状与变化受到广泛关注,从区域尺度评估该地区冰川变化对于指导当地冰川开发、监测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历史时期遥感影像,利用波段比值与目视解译法提取了乃钦康桑地区1976—2022年的冰川边界,整体分析了乃钦康桑冰川的面积、运动与厚度变化特征,并选取区域内三条典型冰川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区域气候、地形和冰川表面反照率等因素,解释冰川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976—2022年,乃钦康桑地区冰川面积共减少(17.88±6.75) km2,占1976年冰川面积的(17.63±6.70)%。不同规模冰川的数量与面积变化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地形特征也影响冰川变化的异质性。2000—2019年,乃钦康桑地区冰川厚度平均减薄速率为0.26 m·a-1,冰川减薄主要发生在2000—2004年。近年来,区域冰川的减薄量与减薄范围均呈减小趋势。1988—2018年,乃钦康桑地区约62%的冰川覆盖区域呈减速趋势。而区域内8条冰川显著增速,地形是冰川加速运动的主要驱动因素,而高海拔...

期刊论文 2024-07-17

乃钦康桑地区是藏南山地极高海拔冰川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毗邻拉萨至日喀则349国道,区内冰川现状与变化受到广泛关注,从区域尺度评估该地区冰川变化对于指导当地冰川开发、监测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历史时期遥感影像,利用波段比值与目视解译法提取了乃钦康桑地区1976—2022年的冰川边界,整体分析了乃钦康桑冰川的面积、运动与厚度变化特征,并选取区域内三条典型冰川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区域气候、地形和冰川表面反照率等因素,解释冰川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976—2022年,乃钦康桑地区冰川面积共减少(17.88±6.75) km2,占1976年冰川面积的(17.63±6.70)%。不同规模冰川的数量与面积变化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地形特征也影响冰川变化的异质性。2000—2019年,乃钦康桑地区冰川厚度平均减薄速率为0.26 m·a-1,冰川减薄主要发生在2000—2004年。近年来,区域冰川的减薄量与减薄范围均呈减小趋势。1988—2018年,乃钦康桑地区约62%的冰川覆盖区域呈减速趋势。而区域内8条冰川显著增速,地形是冰川加速运动的主要驱动因素,而高海拔...

期刊论文 2024-07-17

冰川反照率影响着冰川表面能量收支状况,其强烈的反馈机制是驱动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MOD10A1和MYD10A1反照率产品、萨吾尔山冰川物质平衡大地测量法结果、木斯岛冰川实测反照率及物质平衡,开展了2000—2022年萨吾尔山冰川反照率变化及物质平衡估算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2年,消融期内萨吾尔山冰川平均反照率下降了约0.035,变化速率约为0.0015 a-1。最小反照率最早出现时间为6月16日,最晚出现时间为9月8日,平均以10 d·(10a)-1的速率提前。在95%的置信水平下,木斯岛冰川反照率-物质平衡模型(A-Ms模型,即单条冰川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84。基于冰川编目及现场环境考察,将萨吾尔山冰川划分为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和悬冰川,对应类型的A-Mr模型(区域冰川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1、0.74和0.72。2000—2020年,A-Ms模型重建萨吾尔山冰川物质平衡值为-1.24 m w.e.·a-1,A-Mr模型相应的重建值为-...

期刊论文 2024-05-15

冰川反照率影响着冰川表面能量收支状况,其强烈的反馈机制是驱动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MOD10A1和MYD10A1反照率产品、萨吾尔山冰川物质平衡大地测量法结果、木斯岛冰川实测反照率及物质平衡,开展了2000—2022年萨吾尔山冰川反照率变化及物质平衡估算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2年,消融期内萨吾尔山冰川平均反照率下降了约0.035,变化速率约为0.0015 a-1。最小反照率最早出现时间为6月16日,最晚出现时间为9月8日,平均以10 d·(10a)-1的速率提前。在95%的置信水平下,木斯岛冰川反照率-物质平衡模型(A-Ms模型,即单条冰川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84。基于冰川编目及现场环境考察,将萨吾尔山冰川划分为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和悬冰川,对应类型的A-Mr模型(区域冰川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1、0.74和0.72。2000—2020年,A-Ms模型重建萨吾尔山冰川物质平衡值为-1.24 m w.e.·a-1,A-Mr模型相应的重建值为-...

期刊论文 2024-05-15

冰川反照率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对于评估冰川能量物质平衡及认识冰川消融过程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 OLI影像和高时间分辨率的MOD10A1产品,并结合冰面反照率实测数据,开展了2011—2021年北疆萨吾尔山木斯岛冰川表面反照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冰川物质平衡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Landsat反演反照率和MOD10A1反照率与同期内冰面实测反照率的相关性分别为0.95和0.62,均显示木斯岛冰川表面反照率存在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在空间尺度上,冰面反照率沿主流线整体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但由于局部地形差异,反照率在海拔3 600 m以下区域随海拔升高出现下降趋势;在同一海拔处,反照率沿冰川两侧边缘向中部递增。2011—2021年,冰川年均反照率微弱增加,消融期内(5—8月)平均反照率与全年平均反照率的变化速率分别为0.0024 a-1和0.0017 a-1;逐月反照率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6—8月冰面反照率较低(0.330),12月—次年2月冰面反照率较高(0.586);消融期内冰川消融区反照率下降幅度大于积累区。研究进一步表明,夏季(6—8月)平均反照率与冰川物质...

期刊论文 2023-01-19
  • 首页
  • 1
  • 2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5条,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