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冰湖时空分布预测研究,对预防冰湖溃决引发的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EE监督分类结果分析了2000~2020年昆仑山冰湖时空变化特征,探究了多准则CA-Markov、FLUS(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PLUS(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3种土地利用/覆盖预测模型在冰湖预测中的适用性,得出最适宜昆仑山冰湖预测的模型,并基于此预测研究区未来冰湖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 2020年,昆仑山地区冰湖数量及面积较2000年分别增长了39.25%和81.35%,冰湖空间分布呈现西多东少的特点。(2) 3种预测模型中,多准则CA-Markov模型在精度评价中表现最优,Kappa系数为0.86。(3)预测2025年冰湖面积及数量与2020年相比分别增加约6.54%、9.73%,2030年与2020年相比分别增加约14.59%、16.55%,未来昆仑山冰湖整体呈增长趋势,且东西部冰湖扩张差异将逐渐减小。
开展冰湖时空分布预测研究,对预防冰湖溃决引发的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EE监督分类结果分析了2000~2020年昆仑山冰湖时空变化特征,探究了多准则CA-Markov、FLUS(Future Land Use Simulation)、PLUS(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l)3种土地利用/覆盖预测模型在冰湖预测中的适用性,得出最适宜昆仑山冰湖预测的模型,并基于此预测研究区未来冰湖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 2020年,昆仑山地区冰湖数量及面积较2000年分别增长了39.25%和81.35%,冰湖空间分布呈现西多东少的特点。(2) 3种预测模型中,多准则CA-Markov模型在精度评价中表现最优,Kappa系数为0.86。(3)预测2025年冰湖面积及数量与2020年相比分别增加约6.54%、9.73%,2030年与2020年相比分别增加约14.59%、16.55%,未来昆仑山冰湖整体呈增长趋势,且东西部冰湖扩张差异将逐渐减小。
高海拔冰碛湖溃决灾害是青藏高原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着下游地区基础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地区冰川普遍退缩、冰川融水增加、冰碛湖扩张迅速,且高海拔冰碛湖溃决可能性骤增。通过2017年实地勘测数据,结合文献资料、地形图、遥感影像和冰川编目数据,分析了申姆错冰湖的基本特征,采用冰湖溃决指标评价体系对其溃决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1) 1987~2016年,申姆错冰湖面积从0.96 km2扩张为1.87 km2,水位上升3.16 m,湖冰厚度0.21 m,坝体存在不稳定因素且有溢流口,流域内自2000年以来气温、降水均呈增加(升高)趋势;(2)依据喜马拉雅山潜在危险冰湖筛选指标及其判别标准,申姆错冰湖为潜在危险冰碛湖。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防灾减灾及水资源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高海拔冰碛湖溃决灾害是青藏高原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着下游地区基础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地区冰川普遍退缩、冰川融水增加、冰碛湖扩张迅速,且高海拔冰碛湖溃决可能性骤增。通过2017年实地勘测数据,结合文献资料、地形图、遥感影像和冰川编目数据,分析了申姆错冰湖的基本特征,采用冰湖溃决指标评价体系对其溃决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1) 1987~2016年,申姆错冰湖面积从0.96 km2扩张为1.87 km2,水位上升3.16 m,湖冰厚度0.21 m,坝体存在不稳定因素且有溢流口,流域内自2000年以来气温、降水均呈增加(升高)趋势;(2)依据喜马拉雅山潜在危险冰湖筛选指标及其判别标准,申姆错冰湖为潜在危险冰碛湖。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防灾减灾及水资源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喜马拉雅山是地球上除了南北极以外的冰川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带之一,且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冰川面积的变化可以成为区域气候变化的指示器。本研究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以三个坐落在珠穆朗玛峰山脚下的冰川湖泊——绒布湖(中国)、卡达湖(中国)和伊姆伽湖(尼泊尔)面积的变化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图像和DEM数据得到冰川湖泊数据集,数据格式为ArcGIS的.shp格式和Google earth的.kmz格式。本数据集的属性库包括:时期、湖泊名称、湖泊面积、传感器类型和湖泊位置。数据表明,绒布湖在1976年尚未出现水体,至2014年水面面积达到580,239m2;卡达湖自1976年面积389,317m2至2014年增至809,388m2;伊姆伽湖面积自1976年284,411 m2至2014年增至1,260,218 m2。
喜马拉雅山是地球上除了南北极以外的冰川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带之一,且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冰川面积的变化可以成为区域气候变化的指示器。本研究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以三个坐落在珠穆朗玛峰山脚下的冰川湖泊——绒布湖(中国)、卡达湖(中国)和伊姆伽湖(尼泊尔)面积的变化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图像和DEM数据得到冰川湖泊数据集,数据格式为ArcGIS的.shp格式和Google earth的.kmz格式。本数据集的属性库包括:时期、湖泊名称、湖泊面积、传感器类型和湖泊位置。数据表明,绒布湖在1976年尚未出现水体,至2014年水面面积达到580,239m2;卡达湖自1976年面积389,317m2至2014年增至809,388m2;伊姆伽湖面积自1976年284,411 m2至2014年增至1,260,218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