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冰川普遍退缩,不同属性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呈现差异特征。干城章嘉流域发育冰川呈现表碛覆盖、末端入湖等多种属性,长时间日尺度冰川物质平衡序列数据,可为不同属性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差异性响应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本研究基于校正后的中国气象驱动数据集,采用冰川表面能量平衡模型,通过估算不同高程带表碛覆盖/裸冰区域的冰川物质积累和消融分量,重建了干城章嘉流域1990–2018年日尺度的冰川物质平衡序列,并利用大地测量法获取的冰川高程变化数据集对模型估算结果进行了检校,获取成果与已发表研究成果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基于ITS_LIVE冰川表面流速数据集,提取和分析了1989–2018年冰川表面运动特征,并利用非冰川区地表运动统计特征对冰川表面流速数据成果进行了评估。本数据集可为研究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冰湖变化及其溃决风险等冰川水文效应和灾害研究提供参考。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冰川普遍退缩,不同属性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呈现差异特征。干城章嘉流域发育冰川呈现表碛覆盖、末端入湖等多种属性,长时间日尺度冰川物质平衡序列数据,可为不同属性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差异性响应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本研究基于校正后的中国气象驱动数据集,采用冰川表面能量平衡模型,通过估算不同高程带表碛覆盖/裸冰区域的冰川物质积累和消融分量,重建了干城章嘉流域1990–2018年日尺度的冰川物质平衡序列,并利用大地测量法获取的冰川高程变化数据集对模型估算结果进行了检校,获取成果与已发表研究成果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基于ITS_LIVE冰川表面流速数据集,提取和分析了1989–2018年冰川表面运动特征,并利用非冰川区地表运动统计特征对冰川表面流速数据成果进行了评估。本数据集可为研究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冰湖变化及其溃决风险等冰川水文效应和灾害研究提供参考。
冰湖接触型冰川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受末端冰湖影响,该类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其他类型的冰川更为敏感。本数据集基于冰川厚度估算数据和冰湖雷达测深数据,构建了龙巴萨巴冰川/冰湖底部地形(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数据);基于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获取了1988–2018年龙巴萨巴冰川/冰湖边界和表碛覆盖(Shapefile格式),以及表面运动数据集(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数据);采用冰川表面能量–物质平衡模型模拟了龙巴萨巴冰川近30 a表面物质平衡,并结合冰川末端退缩和表面流动特征,重建了1989–2018年冰川物质变化序列。本数据集可作为冰湖接触型冰川动力学模型的输入和检校数据,也为研究喜马拉雅山地区不同类型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冰湖接触型冰川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受末端冰湖影响,该类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其他类型的冰川更为敏感。本数据集基于冰川厚度估算数据和冰湖雷达测深数据,构建了龙巴萨巴冰川/冰湖底部地形(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数据);基于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获取了1988–2018年龙巴萨巴冰川/冰湖边界和表碛覆盖(Shapefile格式),以及表面运动数据集(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数据);采用冰川表面能量–物质平衡模型模拟了龙巴萨巴冰川近30 a表面物质平衡,并结合冰川末端退缩和表面流动特征,重建了1989–2018年冰川物质变化序列。本数据集可作为冰湖接触型冰川动力学模型的输入和检校数据,也为研究喜马拉雅山地区不同类型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