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作为全球生态系统中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持区域生态稳定和河流供水调节具有重要意义,其提供的生态产品价值数量巨大。文章基于2020年相关统计数据,从产品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三方面,核算青海省冰川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结果表明:(1)2020年青海省冰川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总量为8 757.39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为8 712.59亿元,占99.49%;产品供给服务价值为44.50亿元,占0.51%;文化服务价值为0.30亿元,占0.003%。(2)从单个功能来看,青海省冰川生态系统气候调节价值量为8 500.13亿元,占97.06%;水文调节价值量为212.46亿元,占2.43%;淡水资源价值量为40.46亿元,占0.46%。(3)青海省应积极探讨冰川生态安全补偿、发展高原冰雪经济,拓宽冰川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文章可以为青海省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生态保护绩效评估、冰川资源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冰川作为全球生态系统中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持区域生态稳定和河流供水调节具有重要意义,其提供的生态产品价值数量巨大。文章基于2020年相关统计数据,从产品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三方面,核算青海省冰川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结果表明:(1)2020年青海省冰川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总量为8 757.39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为8 712.59亿元,占99.49%;产品供给服务价值为44.50亿元,占0.51%;文化服务价值为0.30亿元,占0.003%。(2)从单个功能来看,青海省冰川生态系统气候调节价值量为8 500.13亿元,占97.06%;水文调节价值量为212.46亿元,占2.43%;淡水资源价值量为40.46亿元,占0.46%。(3)青海省应积极探讨冰川生态安全补偿、发展高原冰雪经济,拓宽冰川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文章可以为青海省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生态保护绩效评估、冰川资源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冰川作为全球生态系统中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持区域生态稳定和河流供水调节具有重要意义,其提供的生态产品价值数量巨大。文章基于2020年相关统计数据,从产品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三方面,核算青海省冰川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结果表明:(1)2020年青海省冰川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总量为8 757.39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为8 712.59亿元,占99.49%;产品供给服务价值为44.50亿元,占0.51%;文化服务价值为0.30亿元,占0.003%。(2)从单个功能来看,青海省冰川生态系统气候调节价值量为8 500.13亿元,占97.06%;水文调节价值量为212.46亿元,占2.43%;淡水资源价值量为40.46亿元,占0.46%。(3)青海省应积极探讨冰川生态安全补偿、发展高原冰雪经济,拓宽冰川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文章可以为青海省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生态保护绩效评估、冰川资源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山地冰川生态系统包含冰、雪、冰川融水、冰尘、沉积物、冰碛物和土壤等多种栖息地,孕育了独特的生物群落,由耐寒性微生物占主导。由于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山地冰川正在急剧退缩。依据垂直分层特征、空间位置、环境特征和定殖微生物营养类型等,将山地冰川生态系统分为4个生态区:冰川表面区域、冰川内部区域、冰川下部区域和冰川前缘区域。从微生物的生理特征、群落组成、影响微生物分布和多样性的生态因素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山地冰川生态系统不同生态区的微生物研究现状。近10年来对冰川生态系统微生物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1)嗜冷、耐冷细菌和真菌的分离培养;(2)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3)微生物群落构建和演替过程;(4)微生物介导的元素循环过程;(5)生态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相互关系。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冰川前缘和表面区域,且主要关注细菌类群的组成和多样性。未来应该把冰川表面、内部、下部及前缘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考虑,开展针对不同生境的多种微生物类群的长期监测和研究,重点关注类群间交互作用和功能方面。以期更好地理解极端环境下微生物介导的生态过程及其发挥的生态作用,这对维护山地冰川...
山地冰川生态系统包含冰、雪、冰川融水、冰尘、沉积物、冰碛物和土壤等多种栖息地,孕育了独特的生物群落,由耐寒性微生物占主导。由于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山地冰川正在急剧退缩。依据垂直分层特征、空间位置、环境特征和定殖微生物营养类型等,将山地冰川生态系统分为4个生态区:冰川表面区域、冰川内部区域、冰川下部区域和冰川前缘区域。从微生物的生理特征、群落组成、影响微生物分布和多样性的生态因素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山地冰川生态系统不同生态区的微生物研究现状。近10年来对冰川生态系统微生物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1)嗜冷、耐冷细菌和真菌的分离培养;(2)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3)微生物群落构建和演替过程;(4)微生物介导的元素循环过程;(5)生态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相互关系。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冰川前缘和表面区域,且主要关注细菌类群的组成和多样性。未来应该把冰川表面、内部、下部及前缘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考虑,开展针对不同生境的多种微生物类群的长期监测和研究,重点关注类群间交互作用和功能方面。以期更好地理解极端环境下微生物介导的生态过程及其发挥的生态作用,这对维护山地冰川...
山地冰川生态系统包含冰、雪、冰川融水、冰尘、沉积物、冰碛物和土壤等多种栖息地,孕育了独特的生物群落,由耐寒性微生物占主导。由于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山地冰川正在急剧退缩。依据垂直分层特征、空间位置、环境特征和定殖微生物营养类型等,将山地冰川生态系统分为4个生态区:冰川表面区域、冰川内部区域、冰川下部区域和冰川前缘区域。从微生物的生理特征、群落组成、影响微生物分布和多样性的生态因素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山地冰川生态系统不同生态区的微生物研究现状。近10年来对冰川生态系统微生物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1)嗜冷、耐冷细菌和真菌的分离培养;(2)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3)微生物群落构建和演替过程;(4)微生物介导的元素循环过程;(5)生态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相互关系。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冰川前缘和表面区域,且主要关注细菌类群的组成和多样性。未来应该把冰川表面、内部、下部及前缘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考虑,开展针对不同生境的多种微生物类群的长期监测和研究,重点关注类群间交互作用和功能方面。以期更好地理解极端环境下微生物介导的生态过程及其发挥的生态作用,这对维护山地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