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3

共检索到 3

冰-草生态交错带是陆地生态交错带的重要类型之一,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和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4-2013年近10 a的MODIS10A1数据提取积雪日数,结合DEM和Landsat影像研究提孜那甫河流域山区的冰-草生态交错带的时空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近10 a来交错带的平均面积为5 749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7.83%.2交错带分布由西南向东北偏移,在东北坡、东坡分布较西坡和北坡多,主要分布在海拔4 600~4 900 m的区域;在坡度大于25°陡坡以上的区域分布较多.3近10 a间冰-草生态交错带面积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总增长率为10.68%,年均增长约66.78 km2;其中2005年和2009年交错带面积较前一年有所明显下降,而2007年交错带面积上升较为明显;交错带面积与气温呈强正相关,与降水呈弱负相关.4近10 a交错带的平均海拔呈缓慢上升趋势,2013年的交错带分布的平均海拔较2004年上升了45 m;而近50 a来研究区高寒草甸带向上爬高了约100 m左右.

期刊论文 2016-05-19

冰-草生态交错带是陆地生态交错带的重要类型之一,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和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4-2013年近10 a的MODIS10A1数据提取积雪日数,结合DEM和Landsat影像研究提孜那甫河流域山区的冰-草生态交错带的时空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近10 a来交错带的平均面积为5 749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7.83%.2交错带分布由西南向东北偏移,在东北坡、东坡分布较西坡和北坡多,主要分布在海拔4 600~4 900 m的区域;在坡度大于25°陡坡以上的区域分布较多.3近10 a间冰-草生态交错带面积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总增长率为10.68%,年均增长约66.78 km2;其中2005年和2009年交错带面积较前一年有所明显下降,而2007年交错带面积上升较为明显;交错带面积与气温呈强正相关,与降水呈弱负相关.4近10 a交错带的平均海拔呈缓慢上升趋势,2013年的交错带分布的平均海拔较2004年上升了45 m;而近50 a来研究区高寒草甸带向上爬高了约100 m左右.

期刊论文 2016-05-19

冰-草生态交错带是陆地生态交错带的重要类型之一,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和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4-2013年近10 a的MODIS10A1数据提取积雪日数,结合DEM和Landsat影像研究提孜那甫河流域山区的冰-草生态交错带的时空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近10 a来交错带的平均面积为5 749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7.83%.2交错带分布由西南向东北偏移,在东北坡、东坡分布较西坡和北坡多,主要分布在海拔4 600~4 900 m的区域;在坡度大于25°陡坡以上的区域分布较多.3近10 a间冰-草生态交错带面积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总增长率为10.68%,年均增长约66.78 km2;其中2005年和2009年交错带面积较前一年有所明显下降,而2007年交错带面积上升较为明显;交错带面积与气温呈强正相关,与降水呈弱负相关.4近10 a交错带的平均海拔呈缓慢上升趋势,2013年的交错带分布的平均海拔较2004年上升了45 m;而近50 a来研究区高寒草甸带向上爬高了约100 m左右.

期刊论文 2016-05-19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3条  共3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