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2

利用1961-2017年海南地区5个气象站点逐日冻土观测资料和地温、气温资料,采用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对海南地区冻土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7a来冻土初日以每4.2d/10a的速率显著推迟,冻土终日以每3.8d/10a的速率显著提前,冻土期以8.0d/10 a的速率显著减少。20世纪80、90年代冻土初、终日发生了突变。从周期变化看,未来冻土初日处于推迟趋势,终日呈提前趋势。冻土初、终日与地、气温具有极显著相关性,地、气温每升高1℃,冻土初日分别推迟约8.1d、9.6d,冻土终日分别提早约8.8d、8.0d。海拔越高,冻土初日越早,终日越迟。

期刊论文 2021-01-11

利用1961-2015年河西走廊东部4个气象站点逐日冻土观测资料和地温、气温资料,采用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冻土初、终日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冻土初、终日与地、气温和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海拔高度、地形地势以及植被覆盖情况的影响,在空间变化上,冻土初日为山区早于荒漠区早于绿洲平原区,冻土终日为山区晚于荒漠区晚于绿洲平原区。在时间变化上,冻土初日呈推迟趋势,冻土终日呈提早趋势,民勤冻土初日推迟趋势和终日提早的趋势尤为明显。冻土初、终日时间序列均分别存在着6~7a、4~6a的准周期变化。冻土初、终日与地、气温和海拔高度具有极显著相关性,地、气温每升高1℃,冻土初日分别推迟约2.1d、2.2d,冻土终日分别提早约4.9d、5.2d,海拔每升高100m,冻土初日提早约1.8d,冻土终日推迟约2.3d。了解河西走廊东部冻土初、终日的变化特征,对研究区域气候变化、指导各行业安全生产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论文 2017-04-24 DOI: 10.13448/j.cnki.jalre.2017.188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2条  共2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