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啃下我国北方寒旱区困难立地造林保活这块“硬骨头”,总结“冻土坨杯苗造林技术”,介绍研究的立项背景、关键技术内容、主要创新点、与国内外同类技术之比较、应用情况和效益分析等作出扼要介绍,旨在为进一步的技术推广奠定基础。
我国北方寒冷干旱地区的大苗造林面临成活率及保存率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总结整地技术、树种选择、造林技术及造林后抚育等方面冻土坨杯苗造林技术,利用该技术进行造林,苗木土坨不散,根系不受损伤,可以大大提高北方干旱地区大苗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适宜在北方寒冷干旱地区进行推广。
为解决北方寒旱区困难立地造林难题,提出冻土坨杯苗造林技术,就此项研究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包括辽西北地区困难立地冻土坨杯苗造林关键技术、研发情况评价、技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评估、存在问题及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分析等。
针对我国北方寒旱区困难立地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难于保证这个客观实际,研制出一种可于初冬季节造林的冻土坨营养杯大苗造林新技术。试验区面积为133.3hm2,取得了困难立地造林当年成活率平均达到96%、5年后的保存率平均在90%以上的好成绩,与传统老旧的造林模式相比较,每667m2可节省造林费600元。它既适用于在困难立地上营造生态林和"青山工程"建设,亦适用于商品林造林、果树栽植、沙漠治理和城乡园林绿化,有望成为我国北方寒旱区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最可宝贵的造林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