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河流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输出是北冰洋碳循环的重要组成过程,探究北极DOC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在定量分析北极DOC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中,冻土融解过程常被忽略,因此有必要开展北极冻土融解过程与DOC浓度变化的研究。以北极六大流域多年冻土区为研究对象,基于DOCUVFW方法,结合遥感影像数据计算2003—2020年河口DOC浓度,采用广义相加模型评估了冻土融解深度对河口DOC浓度的贡献,并进一步分析了冻土的土壤特性对DOC迁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3—2020年期间,北极地区通过河流由陆地汇入海洋的DOC浓度从76.7μmol/L增加到101.3μmol/L,呈显著上升趋势。(2)冻土融解深度对DOC的影响在初始融解期保持平缓,随后在快速融解期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贡献率为22.2%—77.1%,完全融解期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3)根据K-means将北极流域土壤分为4类,排水能力强的土壤导致河口DOC对活动层融解响应迅速,排水能力弱的土壤则促进土壤有机碳向DOC的转化;吸附能力强的土壤致使活动层融解后期DOC输...
北极河流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输出是北冰洋碳循环的重要组成过程,探究北极DOC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在定量分析北极DOC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中,冻土融解过程常被忽略,因此有必要开展北极冻土融解过程与DOC浓度变化的研究。以北极六大流域多年冻土区为研究对象,基于DOCUVFW方法,结合遥感影像数据计算2003—2020年河口DOC浓度,采用广义相加模型评估了冻土融解深度对河口DOC浓度的贡献,并进一步分析了冻土的土壤特性对DOC迁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3—2020年期间,北极地区通过河流由陆地汇入海洋的DOC浓度从76.7μmol/L增加到101.3μmol/L,呈显著上升趋势。(2)冻土融解深度对DOC的影响在初始融解期保持平缓,随后在快速融解期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贡献率为22.2%—77.1%,完全融解期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3)根据K-means将北极流域土壤分为4类,排水能力强的土壤导致河口DOC对活动层融解响应迅速,排水能力弱的土壤则促进土壤有机碳向DOC的转化;吸附能力强的土壤致使活动层融解后期DOC输...
北极河流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输出是北冰洋碳循环的重要组成过程,探究北极DOC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在定量分析北极DOC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中,冻土融解过程常被忽略,因此有必要开展北极冻土融解过程与DOC浓度变化的研究。以北极六大流域多年冻土区为研究对象,基于DOCUVFW方法,结合遥感影像数据计算2003—2020年河口DOC浓度,采用广义相加模型评估了冻土融解深度对河口DOC浓度的贡献,并进一步分析了冻土的土壤特性对DOC迁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3—2020年期间,北极地区通过河流由陆地汇入海洋的DOC浓度从76.7μmol/L增加到101.3μmol/L,呈显著上升趋势。(2)冻土融解深度对DOC的影响在初始融解期保持平缓,随后在快速融解期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贡献率为22.2%—77.1%,完全融解期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3)根据K-means将北极流域土壤分为4类,排水能力强的土壤导致河口DOC对活动层融解响应迅速,排水能力弱的土壤则促进土壤有机碳向DOC的转化;吸附能力强的土壤致使活动层融解后期DOC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