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是对具负温或零温度并含有冰的土体和岩石的统称,青藏高原就分布着大范围的高海拔型冻土,在高原腹地建设高压直流联网线路工程,会遇到一系列的冻土工程问题,其中的冻土类型与分布、冻土现象及影响、冻土上限及变化、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获取等便是其中的重点问题,文章基于输电建设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冻土学意义,归纳了基本特性,并就工程对策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研究目的:中俄输油管道穿越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的融沉及活动层的冻融对管道地基工程的破坏,将造成管基的不均匀变形,影响输油管道的安全。本文通过对中俄输油管道沿线多年冻土区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用以保证输油管道工程安全稳定的防治对策。研究结论:(1)在多年冻土区采用架空方式敷设输油管道,可极大地避免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对输油管道安全的影响;(2)冻融差异变形是导致冻土地区管道变形破坏以及诱发管道病害的主要原因,通过减小冻胀变形或融沉变形的绝对值来减缓管道在纵向方向差异变形上的剧烈程度均是输油管道克服变形破坏的有效途径;(3)在冻胀敏感性土和高含冰量多年冻土等不良工程地质地段,可采用管道保温、换填、管壁加厚等措施来消除或减弱管道轴向不均匀变形程度。
青藏±500kV直流联网工程穿越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冻土特有的工程问题将对工程设计、施工和安全运营产生重要影响。由于输电线路属于点线结构的工程特点,即塔基的稳定性关系到整条线路的稳定性,而塔基点位又具有一定的可调性,因此,多年冻土及厚层地下冰的分布特征对于输电线路的选线、选位较其他线性工程更具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在输电线路沿线冻土分布的基础上,重点对微地貌条件下冻土和厚层地下冰的分布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输电线路工程特点,就线路的选线选位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和确定。
经过野外调查发现,完成施工但尚未投入运营的青藏铁路沿线出现了一些次生不良冻土现象。通过讨论这些次生不良冻土现象的分布规律和危害,认为铁路路基对地下水条件和冻土热稳定性的破坏是导致产生次生不良冻土现象的根本原因,并初步探讨了针对这些现象的工程防治措施。
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修建铁路将遇到大片多年冻土 .讨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分布规律和不良冻土现象及其对青藏铁路修建的影响 ,提出一个针对铁路建设的工程地质分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