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1
1

1

共检索到 2

基于1980—2018年罗格斯大学全球积雪实验室积雪面积、英国气象局哈得来中心海温、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第5代再分析(ERA-5)土壤湿度、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气候预测中心降水(CMAP)和全球降水气候计划降水(GPCP)等数据,采用相关、合成和回归等分析方法,分析了前期青藏高原积雪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年际尺度变化对南海夏季风强度及降水的协同影响。结果表明:在年际尺度上,青藏高原积雪、ENSO与南海夏季风变率有密切关系,当青藏高原春季积雪西部偏多且东部偏少时,夏季高原西部对流层温度偏低,在高原上空产生异常下沉气流并向外辐散,引起中国南海地区对流层中低层为异常下沉气流。另外,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则会使夏季印度洋海温异常偏高,对流层温度偏高,在西北太平洋产生东北风异常,加强西北太平洋和中国南海上空的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在青藏高原积雪和ENSO共同影响下,夏季850 hPa中国南海上空反气旋异常进一步加强,南海夏季风强度减弱,降水减少。

期刊论文 2022-08-24

夏季欧亚中高纬阻塞环流异常是影响我国南方旱涝的关键环流之一。阻塞环流的形成与前期中高纬外强迫和大气内部因子变异紧密相关,其中外强迫因子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认识年际-年代际尺度阻塞环流异常成因,有必要探索前期外强迫多因子对它的影响机理。关于影响机理的研究,以往工作大多针对外强迫单因子,对多因子多尺度协同作用研究不足。因此,本课题基于海陆气相互作用的关键过程,首先识别影响阻塞环流的前期秋冬春季外强迫因子(北极海冰、欧亚大陆积/融雪和北大西洋海温),分析前期多因子与阻塞环流异常年际关系的年代际转变及其成因。然后考虑多因子相互配置,结合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基于热力强迫和波流相互作用等物理过程,揭示前期外强迫多因子对阻塞环流的协同影响机理,建立相关经验预测模型。据此,本项目将建立外强迫多因子对阻塞环流异常的协同影响机理的深入认识,为提高我国夏季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和国家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016-01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2条  共2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