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8

华南南华系对应于国际上的成冰系,关于其沉积时限长期存在争议。近十余年来,通过高精度锆石U-Pb定年,已经基本敲定南华系的重要时间节点。长安组底界年龄被限定在ca. 717 Ma,莲沱组顶部沉积时间被限定在ca. 714 Ma。长安冰期中期暂时冰退的时间被限定在ca. 690 Ma,冰期终止时间限定在ca. 659 Ma。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导致了长安冰期中期的暂时冰退,这期间形成的风暴沉积构造和丘状交错层理可以提供最直接的沉积学证据。结合世界其它地区报道的年龄,斯图特(长安)冰期的起止时间限定在了717~659 Ma。马力诺(南沱)冰期的启动时间被大致限定为649 Ma,终止时间被限定在ca. 635 Ma。结合世界其它地区年龄数据,马力诺冰期的启动时间可限定在649~639 Ma。随着后续工作的深入,马力诺冰期的启动时间范围应会被进一步缩小。华南南华系沉积时限的准确厘定对于理解全球成冰纪地质-生物-环境事件具有重要意义。马力诺冰期持续时间约14 Myr,远远小于长安冰期的持续时间(约58 Myr)。冰期末期大规模岩浆作用是导致这两次冰期持续时间不同的直接原因。通过模拟计算发现,扬子北缘...

期刊论文 2023-04-06 DOI: 10.19826/j.cnki.1009-3850.2023.01001

华南南华系对应于国际上的成冰系,关于其沉积时限长期存在争议。近十余年来,通过高精度锆石U-Pb定年,已经基本敲定南华系的重要时间节点。长安组底界年龄被限定在ca. 717 Ma,莲沱组顶部沉积时间被限定在ca. 714 Ma。长安冰期中期暂时冰退的时间被限定在ca. 690 Ma,冰期终止时间限定在ca. 659 Ma。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导致了长安冰期中期的暂时冰退,这期间形成的风暴沉积构造和丘状交错层理可以提供最直接的沉积学证据。结合世界其它地区报道的年龄,斯图特(长安)冰期的起止时间限定在了717~659 Ma。马力诺(南沱)冰期的启动时间被大致限定为649 Ma,终止时间被限定在ca. 635 Ma。结合世界其它地区年龄数据,马力诺冰期的启动时间可限定在649~639 Ma。随着后续工作的深入,马力诺冰期的启动时间范围应会被进一步缩小。华南南华系沉积时限的准确厘定对于理解全球成冰纪地质-生物-环境事件具有重要意义。马力诺冰期持续时间约14 Myr,远远小于长安冰期的持续时间(约58 Myr)。冰期末期大规模岩浆作用是导致这两次冰期持续时间不同的直接原因。通过模拟计算发现,扬子北缘...

期刊论文 2023-04-06 DOI: 10.19826/j.cnki.1009-3850.2023.01001

塔里木盆地周缘广泛发育新元古代冰碛岩沉积,关于南华系底界及其年龄的认识仍在不断更新。基于地层划分方案、冰碛岩沉积时代、冰川沉积特征与环境,对冰期事件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塔里木盆地阿勒通沟冰期(库鲁克塔格地区)、巧恩布拉克冰期(阿克苏地区)和波龙冰期(叶城地区)与国际上Sturtian冰期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建议将塔里木盆地南华系底界向上调整为上述冰期沉积的底界,将底界年龄修订为720 Ma。

期刊论文 2021-09-07 DOI: 10.19406/j.cnki.cqkjxyxbzkb.2021.04.002

塔里木盆地周缘广泛发育新元古代冰碛岩沉积,关于南华系底界及其年龄的认识仍在不断更新。基于地层划分方案、冰碛岩沉积时代、冰川沉积特征与环境,对冰期事件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塔里木盆地阿勒通沟冰期(库鲁克塔格地区)、巧恩布拉克冰期(阿克苏地区)和波龙冰期(叶城地区)与国际上Sturtian冰期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建议将塔里木盆地南华系底界向上调整为上述冰期沉积的底界,将底界年龄修订为720 Ma。

期刊论文 2021-09-07 DOI: 10.19406/j.cnki.cqkjxyxbzkb.2021.04.002

中祁连西段德勒诺尔一带广泛分布新元古界火山-沉积岩系。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新发现了一套冰碛-火山岩系,通过对岩石学、地层学特征研究,认为其可与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南华系贝义西组对比,同属南华纪冰期-火山事件的产物,并将该套地层重新厘定为南华系石板墩组。研究认为,中祁连西段德勒诺尔冰碛-火山岩系的存在,是祁连微陆块响应R odinia超大陆裂解的证据,对研究祁连山中—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论文 2021-05-31

中祁连西段德勒诺尔一带广泛分布新元古界火山-沉积岩系。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新发现了一套冰碛-火山岩系,通过对岩石学、地层学特征研究,认为其可与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南华系贝义西组对比,同属南华纪冰期-火山事件的产物,并将该套地层重新厘定为南华系石板墩组。研究认为,中祁连西段德勒诺尔冰碛-火山岩系的存在,是祁连微陆块响应R odinia超大陆裂解的证据,对研究祁连山中—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论文 2021-05-31

峡东地区是我国原震旦系标准剖面所在地,该地区南沱组直接覆盖莲沱组之上,中间缺失下冰期和间冰期地层,究其原因尚不清楚.通过聚焦南沱组与莲沱组接触层位,利用现代冰川沉积物研究方法开展系统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湾周缘南沱组和莲沱组之间存在一层紫红色混合杂砾岩层,其内部砾石定向性、形态、磨圆、岩性以及显微构造与之上南沱组典型灰绿色杂砾岩区别明显,青林口剖面南沱组底部发育微观尺度上的变形沉积构造.表明南沱组底部与莲沱组接触层位为冰川底碛成因,而南沱组主体为冰海沉积成因.证明峡东地区南沱组与莲沱组之间地层缺失是由盛冰期的冰川剥蚀所致,南沱组可能仅代表了盛冰期之后冰消期的沉积记录.

期刊论文 2020-07-14

峡东地区是我国原震旦系标准剖面所在地,该地区南沱组直接覆盖莲沱组之上,中间缺失下冰期和间冰期地层,究其原因尚不清楚.通过聚焦南沱组与莲沱组接触层位,利用现代冰川沉积物研究方法开展系统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湾周缘南沱组和莲沱组之间存在一层紫红色混合杂砾岩层,其内部砾石定向性、形态、磨圆、岩性以及显微构造与之上南沱组典型灰绿色杂砾岩区别明显,青林口剖面南沱组底部发育微观尺度上的变形沉积构造.表明南沱组底部与莲沱组接触层位为冰川底碛成因,而南沱组主体为冰海沉积成因.证明峡东地区南沱组与莲沱组之间地层缺失是由盛冰期的冰川剥蚀所致,南沱组可能仅代表了盛冰期之后冰消期的沉积记录.

期刊论文 2020-07-14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8条  共8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