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6

黔东、湘西及桂北发育一套超覆在雪峰运动界面上的南华纪寒冷气候沉积的楔状地层,该楔状地层沿湘黔桂裂谷盆地分布,跨越了上扬子陆块东南缘及江南造山带西南段。通过对区内不同位置典型岩相地层剖面对比研究,开展沉积相与沉积微相研究,推断古海岸线变化的范围及分布特征、古流向及古地理概貌,重塑了不同阶段盆地演化的岩相古地理面貌及沉积模式。岩相古地理特征显示,研究区南华纪为裂谷盖沉积期,其盆地充填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即隆升剥蚀及早期冰碛岩堆积阶段、间冰期充填阶段和晚期冰碛岩堆积阶段。南华冰期(长安、南沱冰期)为冰内、冰前、冰外冰水重力流沉积;富禄间冰期以河流、潟湖、三角洲沉积为主,发育含锰碎屑岩沉积。该成果为湘黔桂裂谷盆地充填演化、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成矿资源效应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对地层、寻找矿源、研究其形成的构造地质背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论文 2024-11-07

黔东、湘西及桂北发育一套超覆在雪峰运动界面上的南华纪寒冷气候沉积的楔状地层,该楔状地层沿湘黔桂裂谷盆地分布,跨越了上扬子陆块东南缘及江南造山带西南段。通过对区内不同位置典型岩相地层剖面对比研究,开展沉积相与沉积微相研究,推断古海岸线变化的范围及分布特征、古流向及古地理概貌,重塑了不同阶段盆地演化的岩相古地理面貌及沉积模式。岩相古地理特征显示,研究区南华纪为裂谷盖沉积期,其盆地充填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即隆升剥蚀及早期冰碛岩堆积阶段、间冰期充填阶段和晚期冰碛岩堆积阶段。南华冰期(长安、南沱冰期)为冰内、冰前、冰外冰水重力流沉积;富禄间冰期以河流、潟湖、三角洲沉积为主,发育含锰碎屑岩沉积。该成果为湘黔桂裂谷盆地充填演化、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成矿资源效应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对地层、寻找矿源、研究其形成的构造地质背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论文 2024-11-07

华夏地块西北缘与扬子地块东南缘南华纪地层对比影响到对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本文以华夏地块西北缘湘东南地区南华系泗洲山组下部含砾板岩层位为突破口,开展宏观及微观沉积结构、构造和碎屑物源研究,讨论该组含砾层位成因及物源特征并进行区域对比。结果表明,泗洲山组下部含砾板岩的宏观、微观沉积特征均指示其形成与冰川活动相关,最大沉积年龄为730—740 Ma,其成因和沉积年龄均与扬子地块东南缘长安组一致。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标志层位,华夏地块西北缘与扬子地块东南缘南华系可以很好地对比。碎屑锆石物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剖面泗洲山组底部石英砂岩物源为亲扬子型,而含砾层位物源有亲华夏型的混入。结合区域上其他相关研究成果,从南华纪至早古生代,亲华夏型物源在华南有一个持续向北西推进的过程。湘东南地区可以作为研究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南华纪地层对比的桥梁,为华南板块南华纪大地构造格局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

期刊论文 2024-04-23 DOI: 10.19839/j.cnki.dcxzz.2024.0002

华夏地块西北缘与扬子地块东南缘南华纪地层对比影响到对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本文以华夏地块西北缘湘东南地区南华系泗洲山组下部含砾板岩层位为突破口,开展宏观及微观沉积结构、构造和碎屑物源研究,讨论该组含砾层位成因及物源特征并进行区域对比。结果表明,泗洲山组下部含砾板岩的宏观、微观沉积特征均指示其形成与冰川活动相关,最大沉积年龄为730—740 Ma,其成因和沉积年龄均与扬子地块东南缘长安组一致。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标志层位,华夏地块西北缘与扬子地块东南缘南华系可以很好地对比。碎屑锆石物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剖面泗洲山组底部石英砂岩物源为亲扬子型,而含砾层位物源有亲华夏型的混入。结合区域上其他相关研究成果,从南华纪至早古生代,亲华夏型物源在华南有一个持续向北西推进的过程。湘东南地区可以作为研究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南华纪地层对比的桥梁,为华南板块南华纪大地构造格局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

期刊论文 2024-04-23 DOI: 10.19839/j.cnki.dcxzz.2024.0002

为了寻找连续完整且有研究价值的南华系剖面、推进南华系建系工作。本文依据对湘黔桂交界地区南华系主要剖面观察研究所获资料,以沉积岩相类型分析、分布特点为线索,划分出了12种沉积岩相类型,在此基础上反演南华纪各主要阶段古地理环境。得出:南华纪湘黔桂交界地区北西侧为古陆、南东侧为南华裂谷盆地,南华纪早晚两个冰期仅在古陆与盆地过渡的浅海地带,也就是现今的湘黔桂交界地区存在连续完整的沉积,连续完整的具研究价值的南华系剖面应在该区域寻找这一结论。

期刊论文 2024-04-22

为了寻找连续完整且有研究价值的南华系剖面、推进南华系建系工作。本文依据对湘黔桂交界地区南华系主要剖面观察研究所获资料,以沉积岩相类型分析、分布特点为线索,划分出了12种沉积岩相类型,在此基础上反演南华纪各主要阶段古地理环境。得出:南华纪湘黔桂交界地区北西侧为古陆、南东侧为南华裂谷盆地,南华纪早晚两个冰期仅在古陆与盆地过渡的浅海地带,也就是现今的湘黔桂交界地区存在连续完整的沉积,连续完整的具研究价值的南华系剖面应在该区域寻找这一结论。

期刊论文 2024-04-22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6条  共6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