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3

以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为依托,基于自主研发的冻融循环试验装置,针对基坑土体的温度分布、表面土体冻胀量、地下连续墙受力与变形特性进行室内试验,采用数值仿真分析了不同风速、含水率及温度下基坑的受力与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周围土体在从5℃到-30℃的降温过程中呈现双向冻结特征,靠近地下连续墙一定范围内土体最大冻结深度可达18.2 m(即基坑底面向下1.09 m);基坑土体及地下连续墙的最大变形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并在6个冻融循环周期内趋于稳定,末次冻融周期地表隆起量最大可达首次冻结时的3.85倍;水平冻胀力沿地下连续墙大致呈抛物线型分布,最大冻胀力出现在地下连续墙的中部,在-30℃时可达775.8 kPa;风速对基坑土体热交换有显著影响,在风速为0~0.4 m·s-1时风速和基坑水平土压力线性相关,风速为0.4~2.5 m·s-1时土压力波动增长,风速大于2.5 m·s-1后土压力基本稳定;在风速为0~0.4 m·s-1时风速和地表变形线性相关,风速为0.4~2.5 m·s-1

期刊论文 2023-09-07 DOI: 10.19818/j.cnki.1671-1637.2023.04.017

以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为依托,基于自主研发的冻融循环试验装置,针对基坑土体的温度分布、表面土体冻胀量、地下连续墙受力与变形特性进行室内试验,采用数值仿真分析了不同风速、含水率及温度下基坑的受力与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周围土体在从5℃到-30℃的降温过程中呈现双向冻结特征,靠近地下连续墙一定范围内土体最大冻结深度可达18.2 m(即基坑底面向下1.09 m);基坑土体及地下连续墙的最大变形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并在6个冻融循环周期内趋于稳定,末次冻融周期地表隆起量最大可达首次冻结时的3.85倍;水平冻胀力沿地下连续墙大致呈抛物线型分布,最大冻胀力出现在地下连续墙的中部,在-30℃时可达775.8 kPa;风速对基坑土体热交换有显著影响,在风速为0~0.4 m·s-1时风速和基坑水平土压力线性相关,风速为0.4~2.5 m·s-1时土压力波动增长,风速大于2.5 m·s-1后土压力基本稳定;在风速为0~0.4 m·s-1时风速和地表变形线性相关,风速为0.4~2.5 m·s-1

期刊论文 2023-09-07 DOI: 10.19818/j.cnki.1671-1637.2023.04.017

以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为依托,基于自主研发的冻融循环试验装置,针对基坑土体的温度分布、表面土体冻胀量、地下连续墙受力与变形特性进行室内试验,采用数值仿真分析了不同风速、含水率及温度下基坑的受力与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周围土体在从5℃到-30℃的降温过程中呈现双向冻结特征,靠近地下连续墙一定范围内土体最大冻结深度可达18.2 m(即基坑底面向下1.09 m);基坑土体及地下连续墙的最大变形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并在6个冻融循环周期内趋于稳定,末次冻融周期地表隆起量最大可达首次冻结时的3.85倍;水平冻胀力沿地下连续墙大致呈抛物线型分布,最大冻胀力出现在地下连续墙的中部,在-30℃时可达775.8 kPa;风速对基坑土体热交换有显著影响,在风速为0~0.4 m·s-1时风速和基坑水平土压力线性相关,风速为0.4~2.5 m·s-1时土压力波动增长,风速大于2.5 m·s-1后土压力基本稳定;在风速为0~0.4 m·s-1时风速和地表变形线性相关,风速为0.4~2.5 m·s-1

期刊论文 2023-09-07 DOI: 10.19818/j.cnki.1671-1637.2023.04.017

为研究桩基接桩位置处的冻胀防治问题,该文依托国道111线腾克至甘河农场项目,对接桩处钢筋应变以及桩体土压力进行长期监测。首先在工程项目中选定桩基,桩头处理完毕后对其进行测点布置,共布置24个钢筋应变监测点,4个振弦式土压力计,并对其数据进行采集分析。通过分析研究现场获得到的数据,得到接桩处的受力特点以及变化情况。针对得到的变化规律,对接桩处的冻胀问题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并应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其他相关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论文 2022-04-11 DOI: 10.13612/j.cnki.cntp.2022.02.043

为研究桩基接桩位置处的冻胀防治问题,该文依托国道111线腾克至甘河农场项目,对接桩处钢筋应变以及桩体土压力进行长期监测。首先在工程项目中选定桩基,桩头处理完毕后对其进行测点布置,共布置24个钢筋应变监测点,4个振弦式土压力计,并对其数据进行采集分析。通过分析研究现场获得到的数据,得到接桩处的受力特点以及变化情况。针对得到的变化规律,对接桩处的冻胀问题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并应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其他相关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论文 2022-04-11 DOI: 10.13612/j.cnki.cntp.2022.02.043

为研究桩基接桩位置处的冻胀防治问题,该文依托国道111线腾克至甘河农场项目,对接桩处钢筋应变以及桩体土压力进行长期监测。首先在工程项目中选定桩基,桩头处理完毕后对其进行测点布置,共布置24个钢筋应变监测点,4个振弦式土压力计,并对其数据进行采集分析。通过分析研究现场获得到的数据,得到接桩处的受力特点以及变化情况。针对得到的变化规律,对接桩处的冻胀问题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并应用到实际施工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其他相关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论文 2022-04-11 DOI: 10.13612/j.cnki.cntp.2022.02.043

冻胀和盐胀导致土体变形破坏对建筑基础、公路铁路路基等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开展了冻结过程中水分盐分结晶相变对盐渍土压力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冰晶压力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干密度和含水率下,盐结晶压力随着含盐量的增大而增大。冻结过程中,土压力首先保持不变,然后迅速增大,最后迅速降低至稳定。冰晶压力与盐结晶压力作为张应力作用在孔隙壁上使得土颗粒间相互挤压,达到峰值应力后,土体结构破坏和土颗粒重分布导致土压力迅速降低至稳定。此外,还讨论了传统盐结晶压力方程和冰晶压力方程的适用性,最后对冰晶压力方程进行了修正。

期刊论文 2021-02-02 DOI: 10.16552/j.cnki.issn1001-1625.20210201.001

冻胀和盐胀导致土体变形破坏对建筑基础、公路铁路路基等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开展了冻结过程中水分盐分结晶相变对盐渍土压力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冰晶压力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干密度和含水率下,盐结晶压力随着含盐量的增大而增大。冻结过程中,土压力首先保持不变,然后迅速增大,最后迅速降低至稳定。冰晶压力与盐结晶压力作为张应力作用在孔隙壁上使得土颗粒间相互挤压,达到峰值应力后,土体结构破坏和土颗粒重分布导致土压力迅速降低至稳定。此外,还讨论了传统盐结晶压力方程和冰晶压力方程的适用性,最后对冰晶压力方程进行了修正。

期刊论文 2021-02-02 DOI: 10.16552/j.cnki.issn1001-1625.20210201.001

冻胀和盐胀导致土体变形破坏对建筑基础、公路铁路路基等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开展了冻结过程中水分盐分结晶相变对盐渍土压力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冰晶压力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干密度和含水率下,盐结晶压力随着含盐量的增大而增大。冻结过程中,土压力首先保持不变,然后迅速增大,最后迅速降低至稳定。冰晶压力与盐结晶压力作为张应力作用在孔隙壁上使得土颗粒间相互挤压,达到峰值应力后,土体结构破坏和土颗粒重分布导致土压力迅速降低至稳定。此外,还讨论了传统盐结晶压力方程和冰晶压力方程的适用性,最后对冰晶压力方程进行了修正。

期刊论文 2021-02-02 DOI: 10.16552/j.cnki.issn1001-1625.20210201.001

通过首次对多年冻土地区钢波纹管涵洞施工过程中管内应变变化规律分析,得出钢波纹管管内波峰、波谷、波侧随填土高度增加变化规律相似。

期刊论文 2016-06-27
  • 首页
  • 1
  • 2
  • 3
  • 4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33条,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