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2003—2021年气候、冻土、土壤水分长期观测数据,分析了冻土的长期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气候和冻土变化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21年气候呈暖化趋势,冻结开始日以21.8 d/10年显著推迟,完全融化日先推迟后提前,最大冻结深度呈减小趋势;5—8月(生长季)0~30 cm土层土壤水分显著增大,5—6月(生长季前期)土壤水分呈显著增大趋势,7—8月(生长季后期)土壤水分增大不显著,5—6月土壤水分增大主要受非生长季降水增加的影响,而冻土的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有限。
利用2003—2021年气候、冻土、土壤水分长期观测数据,分析了冻土的长期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气候和冻土变化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21年气候呈暖化趋势,冻结开始日以21.8 d/10年显著推迟,完全融化日先推迟后提前,最大冻结深度呈减小趋势;5—8月(生长季)0~30 cm土层土壤水分显著增大,5—6月(生长季前期)土壤水分呈显著增大趋势,7—8月(生长季后期)土壤水分增大不显著,5—6月土壤水分增大主要受非生长季降水增加的影响,而冻土的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有限。
利用2003—2021年气候、冻土、土壤水分长期观测数据,分析了冻土的长期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气候和冻土变化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21年气候呈暖化趋势,冻结开始日以21.8 d/10年显著推迟,完全融化日先推迟后提前,最大冻结深度呈减小趋势;5—8月(生长季)0~30 cm土层土壤水分显著增大,5—6月(生长季前期)土壤水分呈显著增大趋势,7—8月(生长季后期)土壤水分增大不显著,5—6月土壤水分增大主要受非生长季降水增加的影响,而冻土的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有限。
为阐明气候和季节冻土冻融变化对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和植被生长的影响过程,以青藏高原东缘河南县为研究区,利用2003-2021年气候、冻土、土壤水分和植被物候及生物量长期观测数据,分析冻土的长期变化特征,并探讨气候和冻土变化对土壤水分和草地植被生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21年,气候呈暖化趋势,冻结开始日平均为9月26日,以21.8 d/(10a)变化率显著推迟,完全融化日为5月21日,先推迟后提前,最大冻结深度为106.8 cm,变化不显著;0-10 cm土层土壤水分5-8月(生长季)平均为38.1%,以7.1%/(10a)变化率显著增大,季节动态表现为5-6月(生长季前期)土壤水分呈显著增大趋势,7-8月(生长季后期)土壤水分增大不显著,5-6月土壤水分增大主要受5-6月降水和冻土最大冻结深度的共同影响;草地返青期和8月生物量分别为5月9日和906.2 g/m2,均没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返青期与冻土完全融化日期显著正相关,6月生物量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而8月则受水热条件的共同影响。这些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土壤冻融变化显著影响了其生态水文特征的...
为阐明气候和季节冻土冻融变化对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和植被生长的影响过程,以青藏高原东缘河南县为研究区,利用2003-2021年气候、冻土、土壤水分和植被物候及生物量长期观测数据,分析冻土的长期变化特征,并探讨气候和冻土变化对土壤水分和草地植被生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21年,气候呈暖化趋势,冻结开始日平均为9月26日,以21.8 d/(10a)变化率显著推迟,完全融化日为5月21日,先推迟后提前,最大冻结深度为106.8 cm,变化不显著;0-10 cm土层土壤水分5-8月(生长季)平均为38.1%,以7.1%/(10a)变化率显著增大,季节动态表现为5-6月(生长季前期)土壤水分呈显著增大趋势,7-8月(生长季后期)土壤水分增大不显著,5-6月土壤水分增大主要受5-6月降水和冻土最大冻结深度的共同影响;草地返青期和8月生物量分别为5月9日和906.2 g/m2,均没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返青期与冻土完全融化日期显著正相关,6月生物量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而8月则受水热条件的共同影响。这些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土壤冻融变化显著影响了其生态水文特征的...
为阐明气候和季节冻土冻融变化对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和植被生长的影响过程,以青藏高原东缘河南县为研究区,利用2003-2021年气候、冻土、土壤水分和植被物候及生物量长期观测数据,分析冻土的长期变化特征,并探讨气候和冻土变化对土壤水分和草地植被生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21年,气候呈暖化趋势,冻结开始日平均为9月26日,以21.8 d/(10a)变化率显著推迟,完全融化日为5月21日,先推迟后提前,最大冻结深度为106.8 cm,变化不显著;0-10 cm土层土壤水分5-8月(生长季)平均为38.1%,以7.1%/(10a)变化率显著增大,季节动态表现为5-6月(生长季前期)土壤水分呈显著增大趋势,7-8月(生长季后期)土壤水分增大不显著,5-6月土壤水分增大主要受5-6月降水和冻土最大冻结深度的共同影响;草地返青期和8月生物量分别为5月9日和906.2 g/m2,均没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返青期与冻土完全融化日期显著正相关,6月生物量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而8月则受水热条件的共同影响。这些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土壤冻融变化显著影响了其生态水文特征的...
积雪是北疆地区季节冻土冻融循环的主要控制因素,季节冻土又通过改变浅层土壤的冻融相态来影响积雪融水的下渗,但该地区消融季浅层土壤的冻融状态并不清楚,致使难以从机理层面准确评估积雪和冻土协同对土壤水分的调节作用。为此,本研究基于1961—2011年阿尔泰山地区6个气象站点的积雪与冻土地面监测数据,应用高斯模型和玻尔兹曼模型进行分析,在划分多雪年、少雪年和正常年的基础上,分析了北疆地区积雪和季节冻土的基本特征,详细探讨了消融期浅层土壤的冻融状态。结果表明,该地区各站点的多年平均积雪持续期为123.2 d,多年平均最大雪深为29.7 cm;季节冻土多年平均冻结期为150.9 d,平均最大冻结深度为120.3 cm。总体上,积雪呈现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雪深的增加;而冻土则呈现退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冻结期缩短和最大冻结深度减少。不同类型积雪年冻土融化结束时间和积雪消融结束时间的对比分析显示,70%的多雪年和60.5%的正常年冻土融化结束时间分别比积雪消融结束时间早8.2 d和5.5 d;而少雪年冻土融化结束时间则比积雪消融结束时间晚13.2 d。总体上,所有站点的结果表明,随着积雪的增加,消融期季节...
积雪是北疆地区季节冻土冻融循环的主要控制因素,季节冻土又通过改变浅层土壤的冻融相态来影响积雪融水的下渗,但该地区消融季浅层土壤的冻融状态并不清楚,致使难以从机理层面准确评估积雪和冻土协同对土壤水分的调节作用。为此,本研究基于1961—2011年阿尔泰山地区6个气象站点的积雪与冻土地面监测数据,应用高斯模型和玻尔兹曼模型进行分析,在划分多雪年、少雪年和正常年的基础上,分析了北疆地区积雪和季节冻土的基本特征,详细探讨了消融期浅层土壤的冻融状态。结果表明,该地区各站点的多年平均积雪持续期为123.2 d,多年平均最大雪深为29.7 cm;季节冻土多年平均冻结期为150.9 d,平均最大冻结深度为120.3 cm。总体上,积雪呈现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雪深的增加;而冻土则呈现退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冻结期缩短和最大冻结深度减少。不同类型积雪年冻土融化结束时间和积雪消融结束时间的对比分析显示,70%的多雪年和60.5%的正常年冻土融化结束时间分别比积雪消融结束时间早8.2 d和5.5 d;而少雪年冻土融化结束时间则比积雪消融结束时间晚13.2 d。总体上,所有站点的结果表明,随着积雪的增加,消融期季节...
积雪是北疆地区季节冻土冻融循环的主要控制因素,季节冻土又通过改变浅层土壤的冻融相态来影响积雪融水的下渗,但该地区消融季浅层土壤的冻融状态并不清楚,致使难以从机理层面准确评估积雪和冻土协同对土壤水分的调节作用。为此,本研究基于1961—2011年阿尔泰山地区6个气象站点的积雪与冻土地面监测数据,应用高斯模型和玻尔兹曼模型进行分析,在划分多雪年、少雪年和正常年的基础上,分析了北疆地区积雪和季节冻土的基本特征,详细探讨了消融期浅层土壤的冻融状态。结果表明,该地区各站点的多年平均积雪持续期为123.2 d,多年平均最大雪深为29.7 cm;季节冻土多年平均冻结期为150.9 d,平均最大冻结深度为120.3 cm。总体上,积雪呈现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雪深的增加;而冻土则呈现退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冻结期缩短和最大冻结深度减少。不同类型积雪年冻土融化结束时间和积雪消融结束时间的对比分析显示,70%的多雪年和60.5%的正常年冻土融化结束时间分别比积雪消融结束时间早8.2 d和5.5 d;而少雪年冻土融化结束时间则比积雪消融结束时间晚13.2 d。总体上,所有站点的结果表明,随着积雪的增加,消融期季节...
积雪是影响草原春季土壤水分的重要因素,积雪量主要受降雪量和积雪再分配影响。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讨放牧对积雪量及融雪后土壤水分的潜在影响。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积雪量及春季融雪后土壤水分的影响及机制,为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锡林郭勒典型草原长期控制放牧试验平台,于2016年和2017年,对禁牧(G0)、轻度放牧(G0.75)、中度放牧(G1.50)、重度放牧(G2.25)、极重度放牧(G3.00)等5种放牧处理下的植被、积雪量和土壤水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积雪量逐渐减少,并且2016年的平均积雪量比2017年高57.63%。具体而言,与禁牧处理相比,极重度放牧使2016年和2017年的积雪量减少了75.20%和74.53%。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春季土壤水分呈逐渐减少的趋势。2016年和2017年禁牧处理的春季土壤水分(0—40 cm)为14.91%和10.70%,是极重度放牧处理的1.5倍和1.4倍。土壤水分与植被特征(地上生物量和植被高度)和积雪(积雪量和积雪深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比底层土壤,表层土壤(0—5 cm)水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