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毛霉BO-1是蔬菜根蛆生防真菌新种,作为新的生防资源加以开发应用,与其他病原微生物相比,具有对根蛆致死速度更快,环境依赖性更低,田间防效高与化学药剂相当的优点。本研究评价了不同基础固体培养基及不同碳氮比培养基对冻土毛霉BO-1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生物量、孢子萌发率和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土毛霉BO-1在萨氏葡萄糖琼脂酵母膏培养基(SDAY)上生长速率最快,产孢量最多,孢子的毒力较高,其次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CPA)。研究发现,当培养基碳浓度为4~8 g/L,碳氮比为2.5∶1~10∶1条件下,菌株生长速率快、产孢量高、孢子萌发率高且孢子的致病活性较高。当培养基碳浓度为12 g/L,碳氮比为2.5∶1条件下菌丝干重最重为0.182 g,孢子萌发率最高为98.55%。综合分析得出,冻土毛霉BO-1最适产孢的培养基配方为碳浓度4 g/L,碳氮比5∶1培养基,此时菌株产孢量最高,达22.48×10~8个孢子,孢子萌发率为91.35%,菌丝生长速率为2.59 cm·d-1,菌丝干重为0.031 g。10~6个孢子/mL处理7...
本研究目的是分离大兴安岭多年冻土中的可培养真菌并测试它们产生的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首先利用颗粒法在冻土中得到66株可培养真菌,通过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对它们进行分子鉴定,发现它们隶属于55个分类单元,有8株真菌的ITS相似性≤97%。其中5株真菌属于耐冷真菌。研究结果发现6株真菌的提取物具有抗菌活性,其中外担子菌FSF028号菌株活性最强,同时具有抗真菌与抗细菌活性;柄孢壳菌FSF042号菌株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镰刀菌FSF029号菌株有较好的降解纤维素能力;此外还首次发现了Seltsamia属真菌具有抗氧化与产纤维素酶活性。
【目的】对比分析中国典型高纬度冻土区和高海拔冻土区土壤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方法】采用NM、TSA、R2A 3种培养基分离培养不同冻土区土壤可培养细菌,用通用引物扩增分离的细菌16S rRNA基因,根据系统发育分析进行鉴定。【结果】从6个样品中得到冻土土壤可培养细菌的菌落数量为4.70×103-2.57×105 cfu/g(土壤干重),根据不同的菌落形态分离出144株可培养细菌。纯培养物的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分析表明:我国高纬度冻土区土壤样品中的细菌分别属于Firmicutes分支(59.52%)、Gammaproteobacteria分支(38.10%)、Betaproteobacteria分支(2.38%),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胞杆菌属(Bacillus)、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的菌株为该区域的三大优势菌群。我国高海拔冻土区土壤样品中分离细菌属于Gammaproteobacteria分支(89.22%)、Firmicutes分支(8.82%)和Bacteroidetes分支(1.96%)。优势菌群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
水分是影响土壤分解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采用室内培养实验分析水分对大兴安岭不连续多年冻土区湿地泥炭分解排放CO2的影响。培养实验分为4个水分梯度(0%、30%、60%和100%最大持水量),泥炭分解排放的CO2采用碱液吸收法测量。结果表明:水分对冻土湿地泥炭有机碳分解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趋势,在60%最大持水量条件下,泥炭分解CO2的排放率和排放量最大;而在同一个水分梯度下,40d的培养期内,泥炭分解CO2的排放率具有先降低后稳定的变化趋势。并且水分含量对冻土湿地两层泥炭(10~20cm和20~30cm)分解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二次方程很好地反映了土壤水分对泥炭分解的影响,方程预测大兴安岭不连续多年冻土区泥炭分解的最优含水量约为65%(10~20cm层)和59%(20~30cm层)最大持水量。而一元动力学方程很好地反映了不同水分含量下冻土湿地泥炭有机碳分解排放CO2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分别以乌鲁木齐河源区不同层位深坑冻土样品为研究材料,利用荧光显微计数技术、寡营养恢复培养技术等研究了微生物数量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参数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可培养细菌数量与冻土深度、土壤含水量、总C和总N含量都成显著的正相关,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而且,可培养细菌数及其在细胞总数中所占比值随冻土深度的增加而下降,表明深坑样冻土中可培养细菌数量与冻土的理化性质和其沉积年代密切相关.
利用纤维素、豆粕、魔芋粉、木聚糖等为底物对新疆天山雪莲根际冻土微生物进行了低温富集培养与分离。通过16S rDNA序列扩增初步鉴定了分离所得微生物,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选择性培养基进行了产纤维素酶、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β-木聚糖酶等微生物的筛选。结果表明,新疆天山雪莲根际冻土中蕴含着丰富的产酶微生物,其中以假单孢菌属、黄杆菌属、根瘤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等属的微生物为优势菌群。分离得到的41株细菌中大部分都能产水解酶类。
“十五”冰川冻土学科人才基金项目实施以项目带动人才培养,以人才促进学科发展的整体战略,引导人才结构调整,形成了解决青藏铁路冻土问题的关键团队,组建了恢复冰雪研究的核心小组,培养了综合集成研究的基础队伍,对冰川冻土学科的推动、深化、延伸和拓展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