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41

为了探明高纬度多年冻土区跑道修筑技术及沉降演化特征,基于漠河机场跑道冻土开挖换填深基坑现场监测和三维有限元仿真模拟数据,分析了机场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周围不同方向累计变形规律,探讨了不同沉降预测方法对多年冻土区跑道沉降预测的精度和适用性,预测了漠河机场跑道深基坑工后沉降稳定性时间及最终沉降量。结果表明:针对不同冻土深度的换填方法,建议采用变深度开挖换填措施,换填深度依冻土层含水率略大于塑限含水率时为止;冻土开挖换填措施能够很好的满足高纬度多年冻土区机场施工进度和变形要求,有效的降低工后沉降的风险;采用对数函数和有限元软件模拟预测漠河机场深基坑工后沉降结果精度高且适用性强,可用于预测冻土区机场跑道工后沉降量及稳定时间;冻土区机场跑道深基坑开挖、换填以及运营过程中均需要对沉降变形进行监控,以保障高纬度多年冻土区机场建设和运维安全。

期刊论文 2024-07-29

冻土区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填筑一般为单层级,填筑范围受限制,容易导致后期施工路基的承压强度降低,为此对公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填筑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很有必要。简述工程概况,根据实际的填筑需求及标准,进行基底处理,以多层级的方式,进行多层级填筑和摊铺平整处理,然后进行碾压夯实、检验验证。对5个路段进行测定,分3个阶段对冻土位置路基的填筑处理,测定得出的承压强度均可以达到120kPa,说明此种填筑技术的应用效果更佳,填筑的范围及路基的关联紧密度较高,施工效果更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期刊论文 2024-02-04

东北某越冬深基坑工程,由于季节性温度变化,桩后土体内温度重新分布呈现较明显的温度梯度变化规律。基坑冻深与温度和持续时间有关,当温度30 d降至-11℃时冻深约为1 m,而当温度45 d降至-22℃时,冻深约为2 m与当地标准冻深基本一致。支护桩身位移受冻土压力影响变化明显,最大位移由冻前桩身位置变化为冻后桩顶位置,位移超过了规范允许限值,现场及时采取了保温防冻措施,控制了位移发展。此外,由于冻融后土体强度的衰减,土压力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和数值分析结果对比,掌握了基坑桩身位移随温度变化的发展规律,为基坑的安全越冬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期刊论文 2023-09-06

近年来,季节性冻土区越冬基坑工程因水平冻胀引起的事故频发,但相关水平冻胀机理的研究成果较少。开展了北京市昌平区的越冬基坑现场监测,分析桩锚支护结构在不同补水和刚度条件下的地温变化、土体水分迁移、支护结构受力状态及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梯度引起土壤土水势变化,导致土体内部水分的竖向和侧向迁移,从而引起水平冻胀作用,诱发基坑支护桩的水平位移,增大支护结构中的锚杆拉力。此外,开放补水条件显著增强了水平冻胀作用,导致更大的冻胀力和冻胀变形,而刚度较大的支护结构对基坑的约束作用更强,能有效限制基坑水平冻胀变形。研究成果可为寒区工程支挡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期刊论文 2022-12-27

为提高基坑冻土挡墙的成墙效率,寻找冻结法施工中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指导冻结施工获取最佳冻结强度,基于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对冻土温度场的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分析,通过有限元ANSYS热力学模块提出了稳态与瞬态相结合的温度场计算新模型。通过试验及数值模拟着重对冻土温度场形成的人为可调控因素进行分析,对冻结管的材质及结构提出了优化方案,同时得出冷冻管间距是影响冻结效果的主要因素,最优冻结管间距为500 mm。

期刊论文 2022-09-08

结合一个具体的工程算例,对一种防护网与液氮冻土墙复合基坑的支护结构进行了温度场、位移场和应力场的数值分析,比较了低温盐水冻结和液氮冻结两种情况下温度场演变规律的差异,同时判断了该新型支护结构的安全性,主要得出:液氮冻结形成所需冻土帷幕的时间要比盐水冻结早许多;液氮冻结的冻结效果优于盐水冻结,所形成的冻土帷幕强度比盐水冻结大;计算出来的位移场值均很小;其主应力最小值也都很小,最大值为0.92 MPa;最大剪应力为0.17 Mpa;计算得出拉、压、剪应力值的安全系数均远大于2.由此最终得出的结论为:该工法安全可靠,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期刊论文 2019-11-19 DOI: 10.15886/j.cnki.hdxbzkb.2019.0051

以深季节冻土地区越冬深基坑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深基坑在冻融过程中的冻胀力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深基坑在冻结过程中,冻结深度和冻胀力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不同深度处的水平冻胀力增长幅度差异明显.在冻结结束后的融化阶段,基坑底部的冻胀力仍保持增大趋势,而基坑上部的冻胀力先小幅的增大,随后缓慢的减小.基坑在冻结阶段中沿桩底部至顶部,冻胀力经历了减小-增大-减小的阶段,冻结过程中,基坑底部位置冻胀力急速增加,试验测得冻胀力达到了42kPa,对应基坑原型后为840kPa,远大于《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 118—2011中挡土墙水平冻胀力设计值,甚至达到现行规范给定设计土压力的4倍.

期刊论文 2018-07-16 DOI: 10.13247/j.cnki.jcumt.000890

严寒冻土区桩锚支护过程中的基坑受冻胀作用而导致基坑产生变形甚至发生坍塌事故屡屡发生,对基坑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分析,采取相应防治措施,能有效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通过采用全过程实时监测的方式,以长春市地铁2号线西兴站装配式车站工程深基坑为工程背景,根据严寒冻土区基坑冬季受力特点并结合工程地质条件研究了施工现场周围土体的沉降、支护体系的受力变形以及基坑外地下水的变化特征,分析了土体冻胀以及冻融循环对基坑稳定的影响。

期刊论文 2018-03-28

滨洲铁路位于我国东北严寒地区,对其进行电气化改造,需要在冻土地段开挖支柱基坑或桥涵基坑。在工期要求较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基坑的开挖质量,此文通过探讨,提出开挖基坑的工序流程、开挖要求和施工安全防护措施。以此保证开通运营后的行车安全。

期刊论文 2018-02-11

冻土区域是电力工程建设的难点,也是电力事业今后发展的重点。本文依据冻土区域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经验,在阐述冻土和冻土地基特点的基础上,说明了冻土区域输电线路基础施工中基坑开挖、玻璃钢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热棒安装、冻土回填、观测桩设置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希望对提升输电线路工程冻土区基础施工质量有所帮助。在完成输电线路工程冻土区基础施工任务的前提下,促进输电线路和电力工程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期刊论文 2014-11-10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41条,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