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7

积雪是地表特征的重要参数,其对辐射收支、能量平衡及天气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利用1980—2019年被动微波遥感积雪深度资料对青藏高原积雪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高原划分为东部、南部、西部及中部4个区域,并分区域讨论了多时间尺度积雪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积雪深度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存在差异,高原东部积雪深度累积和消融的速率比西部快,南部积雪深度累积和消融速率比中部快。季节尺度上,冬季积雪高原东部最大,中部最小;春季积雪高原东部消融速率最大,西部积雪消融较慢但积雪深度最大;夏季高原西部仍有积雪存在。年际尺度上,各区域积雪深度在1980—2019年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东部积雪减少不显著;高原东部积雪深度在1980—2019年呈现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其余3区均呈现出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不同区域积雪深度对气温、降水的响应不同,高原东部和中部积雪深度与气温相关性较好;各区域积雪深度与降水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论文 2022-04-06

积雪是地表特征的重要参数,其对辐射收支、能量平衡及天气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利用1980—2019年被动微波遥感积雪深度资料对青藏高原积雪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高原划分为东部、南部、西部及中部4个区域,并分区域讨论了多时间尺度积雪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积雪深度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存在差异,高原东部积雪深度累积和消融的速率比西部快,南部积雪深度累积和消融速率比中部快。季节尺度上,冬季积雪高原东部最大,中部最小;春季积雪高原东部消融速率最大,西部积雪消融较慢但积雪深度最大;夏季高原西部仍有积雪存在。年际尺度上,各区域积雪深度在1980—2019年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东部积雪减少不显著;高原东部积雪深度在1980—2019年呈现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其余3区均呈现出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不同区域积雪深度对气温、降水的响应不同,高原东部和中部积雪深度与气温相关性较好;各区域积雪深度与降水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论文 2022-04-06

积雪是地表特征的重要参数,其对辐射收支、能量平衡及天气和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利用1980—2019年被动微波遥感积雪深度资料对青藏高原积雪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高原划分为东部、南部、西部及中部4个区域,并分区域讨论了多时间尺度积雪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积雪深度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存在差异,高原东部积雪深度累积和消融的速率比西部快,南部积雪深度累积和消融速率比中部快。季节尺度上,冬季积雪高原东部最大,中部最小;春季积雪高原东部消融速率最大,西部积雪消融较慢但积雪深度最大;夏季高原西部仍有积雪存在。年际尺度上,各区域积雪深度在1980—2019年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东部积雪减少不显著;高原东部积雪深度在1980—2019年呈现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其余3区均呈现出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不同区域积雪深度对气温、降水的响应不同,高原东部和中部积雪深度与气温相关性较好;各区域积雪深度与降水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论文 2022-04-06

利用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青藏公路风火山监测场地天然状态下和路基中心下15 a的低温多年冻土温度时间序列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和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天然地表和路基下部多年冻土温度变化具有多时间尺度特征,二者多时间尺度周期的时频分布特征存在较大差别.天然地表具有简单的规律性,路基中心的规律相对较复杂,主要体现在冻土上限附近.天然地表下当前均处于暖期,深层主要受气候长周期波动控制,使其在进入冷暖期的时间上滞后于上层;路基中心下浅层和深层的冷暖期相反,浅层处于暖期,深层处于冷期,其长度随热交换量大小和热量积累的变化也不统一,给路基的稳定性带来了更大的隐患,但也为控制、减少和治理冻土路基中的病害提供了新依据.

期刊论文 2015-02-04

利用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青藏公路风火山监测场地天然状态下和路基中心下15 a的低温多年冻土温度时间序列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和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天然地表和路基下部多年冻土温度变化具有多时间尺度特征,二者多时间尺度周期的时频分布特征存在较大差别.天然地表具有简单的规律性,路基中心的规律相对较复杂,主要体现在冻土上限附近.天然地表下当前均处于暖期,深层主要受气候长周期波动控制,使其在进入冷暖期的时间上滞后于上层;路基中心下浅层和深层的冷暖期相反,浅层处于暖期,深层处于冷期,其长度随热交换量大小和热量积累的变化也不统一,给路基的稳定性带来了更大的隐患,但也为控制、减少和治理冻土路基中的病害提供了新依据.

期刊论文 2015-02-04

利用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青藏公路风火山监测场地天然状态下和路基中心下15 a的低温多年冻土温度时间序列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和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天然地表和路基下部多年冻土温度变化具有多时间尺度特征,二者多时间尺度周期的时频分布特征存在较大差别.天然地表具有简单的规律性,路基中心的规律相对较复杂,主要体现在冻土上限附近.天然地表下当前均处于暖期,深层主要受气候长周期波动控制,使其在进入冷暖期的时间上滞后于上层;路基中心下浅层和深层的冷暖期相反,浅层处于暖期,深层处于冷期,其长度随热交换量大小和热量积累的变化也不统一,给路基的稳定性带来了更大的隐患,但也为控制、减少和治理冻土路基中的病害提供了新依据.

期刊论文 2015-02-04

利用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青藏公路风火山监测场地天然状态下和路基中心下15 a的低温多年冻土温度时间序列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和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天然地表和路基下部多年冻土温度变化具有多时间尺度特征,二者多时间尺度周期的时频分布特征存在较大差别.天然地表具有简单的规律性,路基中心的规律相对较复杂,主要体现在冻土上限附近.天然地表下当前均处于暖期,深层主要受气候长周期波动控制,使其在进入冷暖期的时间上滞后于上层;路基中心下浅层和深层的冷暖期相反,浅层处于暖期,深层处于冷期,其长度随热交换量大小和热量积累的变化也不统一,给路基的稳定性带来了更大的隐患,但也为控制、减少和治理冻土路基中的病害提供了新依据.

期刊论文 2015-02-04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7条  共7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