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重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可通过大气环流进行远距离传输,并在南北极和青藏高原等低温环境中赋存。全球变暖加速雪、冰消融,导致PAHs的暴露并影响人类健康。微生物是PAHs的主要降解者,相关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对低温环境中的PAHs降解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20年。本文从低温降解PAHs微生物的多样性、降解机制以及生物降解对低温的响应等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综述,并展望了低温环境中微生物降解PAHs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和前景,为未来低温环境PAHs污染的源头预防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持。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重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可通过大气环流进行远距离传输,并在南北极和青藏高原等低温环境中赋存。全球变暖加速雪、冰消融,导致PAHs的暴露并影响人类健康。微生物是PAHs的主要降解者,相关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对低温环境中的PAHs降解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20年。本文从低温降解PAHs微生物的多样性、降解机制以及生物降解对低温的响应等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综述,并展望了低温环境中微生物降解PAHs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和前景,为未来低温环境PAHs污染的源头预防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持。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重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可通过大气环流进行远距离传输,并在南北极和青藏高原等低温环境中赋存。全球变暖加速雪、冰消融,导致PAHs的暴露并影响人类健康。微生物是PAHs的主要降解者,相关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对低温环境中的PAHs降解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20年。本文从低温降解PAHs微生物的多样性、降解机制以及生物降解对低温的响应等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综述,并展望了低温环境中微生物降解PAHs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和前景,为未来低温环境PAHs污染的源头预防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持。
为寻找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有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材料,从某炼油厂冻融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以腐殖酸(HA)吸附态PAHs为碳源和能源且生长良好的耐低温真菌(命名为JDR7),经鉴定为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并研究了其对冻融土壤中HA吸附态PAHs的降解动态,用Michaelis-Menton和Monod动力学模型对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经42d,JDR7对冻融土壤中Pyr和Ba P的降解率分别为68.13%和59.51%。加入HA后,42d的降解率分别提高13.8%和12.3%;降解初期加入HA可显著提高Pyr和Ba P的降解速率,第一周降解速率分别提高29.69%和32.93%,后期促进降解效果减弱。该研究为北方寒冷地区土壤PAHs污染微生物修复提供新的修复材料。
为寻找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有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材料,从某炼油厂冻融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以腐殖酸(HA)吸附态PAHs为碳源和能源且生长良好的耐低温真菌(命名为JDR7),经鉴定为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并研究了其对冻融土壤中HA吸附态PAHs的降解动态,用Michaelis-Menton和Monod动力学模型对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经42d,JDR7对冻融土壤中Pyr和Ba P的降解率分别为68.13%和59.51%。加入HA后,42d的降解率分别提高13.8%和12.3%;降解初期加入HA可显著提高Pyr和Ba P的降解速率,第一周降解速率分别提高29.69%和32.93%,后期促进降解效果减弱。该研究为北方寒冷地区土壤PAHs污染微生物修复提供新的修复材料。
为寻找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有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材料,从某炼油厂冻融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以腐殖酸(HA)吸附态PAHs为碳源和能源且生长良好的耐低温真菌(命名为JDR7),经鉴定为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并研究了其对冻融土壤中HA吸附态PAHs的降解动态,用Michaelis-Menton和Monod动力学模型对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经42d,JDR7对冻融土壤中Pyr和Ba P的降解率分别为68.13%和59.51%。加入HA后,42d的降解率分别提高13.8%和12.3%;降解初期加入HA可显著提高Pyr和Ba P的降解速率,第一周降解速率分别提高29.69%和32.93%,后期促进降解效果减弱。该研究为北方寒冷地区土壤PAHs污染微生物修复提供新的修复材料。
源于燃烧释放的多环芳烃(PAHs)易于吸附在大气颗粒物上,通过降雪清除效应累积于积雪中,是区域大气污染的良好指示器.于2020年底采集哈尔滨市积雪样本,结合前期逐日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AQI、PM2.5、PM10、NO2、SO2、CO),明确哈尔滨市冬季大气污染类型与污染特征和积雪PAHs空间分布特征与来源,定量解析积雪PAHs同大气污染物的关系,揭示其对大气污染的指示意义,识别哈尔滨市冬季大气污染物的潜在源区.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存在3次以PM2.5为主要污染物的中度污染天气,ρ(PM2.5)/ρ(PM10)比值表明区域受细颗粒物影响显著,为偏二次污染类型,ρ(NO2)/ρ(SO2)和ρ(CO)/ρ(SO2)比值表明本地固定污染源和外来传输源贡献均呈加强趋势.积雪中Σ16PAHs浓度为1705~7243 ng·L-1,中高环PAHs浓度属强变异,区...
源于燃烧释放的多环芳烃(PAHs)易于吸附在大气颗粒物上,通过降雪清除效应累积于积雪中,是区域大气污染的良好指示器.于2020年底采集哈尔滨市积雪样本,结合前期逐日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AQI、PM2.5、PM10、NO2、SO2、CO),明确哈尔滨市冬季大气污染类型与污染特征和积雪PAHs空间分布特征与来源,定量解析积雪PAHs同大气污染物的关系,揭示其对大气污染的指示意义,识别哈尔滨市冬季大气污染物的潜在源区.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存在3次以PM2.5为主要污染物的中度污染天气,ρ(PM2.5)/ρ(PM10)比值表明区域受细颗粒物影响显著,为偏二次污染类型,ρ(NO2)/ρ(SO2)和ρ(CO)/ρ(SO2)比值表明本地固定污染源和外来传输源贡献均呈加强趋势.积雪中Σ16PAHs浓度为1705~7243 ng·L-1,中高环PAHs浓度属强变异,区...
源于燃烧释放的多环芳烃(PAHs)易于吸附在大气颗粒物上,通过降雪清除效应累积于积雪中,是区域大气污染的良好指示器.于2020年底采集哈尔滨市积雪样本,结合前期逐日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AQI、PM2.5、PM10、NO2、SO2、CO),明确哈尔滨市冬季大气污染类型与污染特征和积雪PAHs空间分布特征与来源,定量解析积雪PAHs同大气污染物的关系,揭示其对大气污染的指示意义,识别哈尔滨市冬季大气污染物的潜在源区.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存在3次以PM2.5为主要污染物的中度污染天气,ρ(PM2.5)/ρ(PM10)比值表明区域受细颗粒物影响显著,为偏二次污染类型,ρ(NO2)/ρ(SO2)和ρ(CO)/ρ(SO2)比值表明本地固定污染源和外来传输源贡献均呈加强趋势.积雪中Σ16PAHs浓度为1705~7243 ng·L-1,中高环PAHs浓度属强变异,区...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种难降解、毒性强的致癌性污染物,其广泛分布于各环境介质中,陆地环境中90%的PAHs累积在土壤中。随着资源的开发,由油品泄漏、垃圾渗滤、污水排放等行为造成的多年冻土区PAHs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显,并且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多年冻土中的PAHs具有重新释放而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多年冻土区土壤多环芳烃污染分布特征和迁移规律研究对评估多年冻土区生态环境风险,防治土壤持久性有机物污染,保障广大多年冻土居民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回顾目前国内外多年冻土区土壤中PAHs污染的相关研究,分析发现多年冻土区未受污染的土壤中PAHs的污染水平远低于中低纬度人口密集区域,可代表地球土壤中PAHs的背景值;高纬度或高海拔的地理位置以及严寒的气候使得冻土区土壤中PAHs一个普遍且最重要的来源是大气远距离传输;活动层的冻融作用主要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和控制水分运移方向影响PAHs在多年冻土区土壤中的垂向分布特征,多年冻土的低渗透性具有阻碍PAHs垂向迁移的作用。综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表明目前冻土区土壤PAHs污染研究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