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7

中更新世转型(MPT)是地史时期最近的一次系统性气候重组,冰期旋回在MPT之后最终形成约10万年周期特征。MPT发生的原因一直以来都是古气候学界的核心议题,也为深入理解气候变化的运行和临界突变机制提供了一个“天然实验”。本研究在简要概括MPT主要内部反馈机制假说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洋流改组引发深海碳储量变化,进而调节大气CO2浓度对诱发MPT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回顾大洋深层洋流与碳储库变化的现有指标重建记录,发现MPT时期大洋深部碳储库普遍存在增加趋势,其中,南大洋过程主导的全球深层大洋分层性加强被认为是深部储碳增加的核心因素;太平洋,作为全球最大的洋盆具备巨大的储碳潜力且与南大洋过程紧密联系,然而,目前针对太平洋深层环流动力与碳收支在MPT起始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和潜在贡献的研究仍相对较少,未来需开展更多工作,可以为量化揭示深海碳储库变化对MPT的驱动效应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期刊论文 2025-02-05

中更新世转型(MPT)是地史时期最近的一次系统性气候重组,冰期旋回在MPT之后最终形成约10万年周期特征。MPT发生的原因一直以来都是古气候学界的核心议题,也为深入理解气候变化的运行和临界突变机制提供了一个“天然实验”。本研究在简要概括MPT主要内部反馈机制假说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洋流改组引发深海碳储量变化,进而调节大气CO2浓度对诱发MPT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回顾大洋深层洋流与碳储库变化的现有指标重建记录,发现MPT时期大洋深部碳储库普遍存在增加趋势,其中,南大洋过程主导的全球深层大洋分层性加强被认为是深部储碳增加的核心因素;太平洋,作为全球最大的洋盆具备巨大的储碳潜力且与南大洋过程紧密联系,然而,目前针对太平洋深层环流动力与碳收支在MPT起始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和潜在贡献的研究仍相对较少,未来需开展更多工作,可以为量化揭示深海碳储库变化对MPT的驱动效应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期刊论文 2025-02-05

中更新世转型(MPT)是地史时期最近的一次系统性气候重组,冰期旋回在MPT之后最终形成约10万年周期特征。MPT发生的原因一直以来都是古气候学界的核心议题,也为深入理解气候变化的运行和临界突变机制提供了一个“天然实验”。本研究在简要概括MPT主要内部反馈机制假说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洋流改组引发深海碳储量变化,进而调节大气CO2浓度对诱发MPT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回顾大洋深层洋流与碳储库变化的现有指标重建记录,发现MPT时期大洋深部碳储库普遍存在增加趋势,其中,南大洋过程主导的全球深层大洋分层性加强被认为是深部储碳增加的核心因素;太平洋,作为全球最大的洋盆具备巨大的储碳潜力且与南大洋过程紧密联系,然而,目前针对太平洋深层环流动力与碳收支在MPT起始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和潜在贡献的研究仍相对较少,未来需开展更多工作,可以为量化揭示深海碳储库变化对MPT的驱动效应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期刊论文 2025-02-05

中更新世转型(MPT)是地史时期最近的一次系统性气候重组,冰期旋回在MPT之后最终形成约10万年周期特征。MPT发生的原因一直以来都是古气候学界的核心议题,也为深入理解气候变化的运行和临界突变机制提供了一个“天然实验”。本研究在简要概括MPT主要内部反馈机制假说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洋流改组引发深海碳储量变化,进而调节大气CO2浓度对诱发MPT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回顾大洋深层洋流与碳储库变化的现有指标重建记录,发现MPT时期大洋深部碳储库普遍存在增加趋势,其中,南大洋过程主导的全球深层大洋分层性加强被认为是深部储碳增加的核心因素;太平洋,作为全球最大的洋盆具备巨大的储碳潜力且与南大洋过程紧密联系,然而,目前针对太平洋深层环流动力与碳收支在MPT起始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和潜在贡献的研究仍相对较少,未来需开展更多工作,可以为量化揭示深海碳储库变化对MPT的驱动效应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期刊论文 2025-02-05

中更新世转型(MPT)是地史时期最近的一次系统性气候重组,冰期旋回在MPT之后最终形成约10万年周期特征。MPT发生的原因一直以来都是古气候学界的核心议题,也为深入理解气候变化的运行和临界突变机制提供了一个“天然实验”。本研究在简要概括MPT主要内部反馈机制假说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洋流改组引发深海碳储量变化,进而调节大气CO2浓度对诱发MPT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回顾大洋深层洋流与碳储库变化的现有指标重建记录,发现MPT时期大洋深部碳储库普遍存在增加趋势,其中,南大洋过程主导的全球深层大洋分层性加强被认为是深部储碳增加的核心因素;太平洋,作为全球最大的洋盆具备巨大的储碳潜力且与南大洋过程紧密联系,然而,目前针对太平洋深层环流动力与碳收支在MPT起始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和潜在贡献的研究仍相对较少,未来需开展更多工作,可以为量化揭示深海碳储库变化对MPT的驱动效应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期刊论文 2025-02-05

频繁的千年尺度气候波动是冰期气候的典型特征。末次冰期时,南极和格陵兰在千年尺度呈现出反相位的温度变化:当格陵兰气候处于暖期时南极缓慢降温,当格陵兰处于冷期时南极缓慢升温。这种南北极遥相关现象被称为Bipolar Seesaw。Bipolar Seesaw对气候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并且Bipolar Seesaw背后的物理过程与冰期大气CO2浓度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研究Bipolar Seesaw对于理解冰期气候的运行机制,探究大气CO2变化的控制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末次冰期Bipolar Seesaw现象的观测研究已较为全面,但Bipolar Seesaw的具体机制仍有众多问题未得到解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关于Bipolar Seesaw的研究进展,并归纳了Bipolar Seesaw未来的几个研究方向。

期刊论文 2021-09-28

频繁的千年尺度气候波动是冰期气候的典型特征。末次冰期时,南极和格陵兰在千年尺度呈现出反相位的温度变化:当格陵兰气候处于暖期时南极缓慢降温,当格陵兰处于冷期时南极缓慢升温。这种南北极遥相关现象被称为Bipolar Seesaw。Bipolar Seesaw对气候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并且Bipolar Seesaw背后的物理过程与冰期大气CO2浓度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研究Bipolar Seesaw对于理解冰期气候的运行机制,探究大气CO2变化的控制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末次冰期Bipolar Seesaw现象的观测研究已较为全面,但Bipolar Seesaw的具体机制仍有众多问题未得到解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关于Bipolar Seesaw的研究进展,并归纳了Bipolar Seesaw未来的几个研究方向。

期刊论文 2021-09-28

频繁的千年尺度气候波动是冰期气候的典型特征。末次冰期时,南极和格陵兰在千年尺度呈现出反相位的温度变化:当格陵兰气候处于暖期时南极缓慢降温,当格陵兰处于冷期时南极缓慢升温。这种南北极遥相关现象被称为Bipolar Seesaw。Bipolar Seesaw对气候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并且Bipolar Seesaw背后的物理过程与冰期大气CO2浓度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研究Bipolar Seesaw对于理解冰期气候的运行机制,探究大气CO2变化的控制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末次冰期Bipolar Seesaw现象的观测研究已较为全面,但Bipolar Seesaw的具体机制仍有众多问题未得到解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关于Bipolar Seesaw的研究进展,并归纳了Bipolar Seesaw未来的几个研究方向。

期刊论文 2021-09-28

文章浅略叙述第四纪冰期旋回中气候变化的高纬驱动和大气CO2驱动机制,然后尝试追本溯源探讨地球表面能量的再分配过程中能量载体的属性和能量迁移的过程,以窥气候变化中各种因素的重要性。由于水的特殊属性(水汽的温室效应、三相转换的能量迁移、物质特别是盐度输送的载体),以及在低纬海区的强烈活跃性,结合古海洋和古气候记录,显示低纬地区在气候系统中扮演着太阳能量到达地球表面主要"集散地"的角色,低纬过程可能在南北两半球的中-低纬间起到类似气候"跷跷板"支点的作用。

期刊论文 2021-02-26

文章浅略叙述第四纪冰期旋回中气候变化的高纬驱动和大气CO2驱动机制,然后尝试追本溯源探讨地球表面能量的再分配过程中能量载体的属性和能量迁移的过程,以窥气候变化中各种因素的重要性。由于水的特殊属性(水汽的温室效应、三相转换的能量迁移、物质特别是盐度输送的载体),以及在低纬海区的强烈活跃性,结合古海洋和古气候记录,显示低纬地区在气候系统中扮演着太阳能量到达地球表面主要"集散地"的角色,低纬过程可能在南北两半球的中-低纬间起到类似气候"跷跷板"支点的作用。

期刊论文 2021-02-26
  • 首页
  • 1
  • 2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7条,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