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季风区石笋氧同位素信号的本质至今仍存在许多争议,寻找同一地区不同气候代用指标的高分辨率对比研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途径之一。本项目以洱海金梭岛上洞穴石笋为研究对象,开展石笋年纹层计年、高分辨率U-Th测年和稳定同位素测定获得年际-季际石笋稳定同位素变化序列,通过与现代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已有洱海湖泊沉积记录的高分辨率对比研究,初步探讨典型西南季风区石笋氧同位素信号的气候意义。在明确石笋氧同位素气候意义的基础上,建立分辨率达年际甚至季节尺度的近2000年来石笋氧同位素序列,对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现代高温期等气候快速变化事件进行精确厘定,并与海洋沉积、高纬冰芯以及东亚其他地区石笋等典型记录分别进行变化趋势和变化细节分析,探讨气候快速变化事件内部气候格局差异的原因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探索影响气候快速变化的控制因素及变化机理。
2014-01【中文摘要】本课题选择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四个典型高山泥炭地- - 湖北神农架大九湖泥炭、浙江天目山千亩田泥炭、安徽大别山区天堂寨泥炭和福建泉州戴云山泥炭,作为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载体进行高分辨率年代学和环境代用指标研究,即通过单种陆生植物残体或提取孢粉浓缩物进行AMS14C测年建立四处泥炭剖面的高分辨率年代序列;通过孢粉、植物大化石、α纤维素的氧碳稳定同位素、腐殖化度、磁化率等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的测定,并运用地表孢数据和数理方法定量重建四处典型高山泥炭高分辨率全新世气候、环境和古生态变化序列,揭示研究区反映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尤其是区域变化特点和对东亚季风及其转型的响应,在此基础上为预测未来气候环境变化提供历史相似型。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