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5

随着工业建设的不断推进,多年冻土区工程建设的热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基于实测数据和热传导模型,模拟了多年冻土区房屋建设对多年冻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房屋取暖边界条件的影响下,房屋下方50 m深度多年冻土层内将形成巨大的融化盘,并且融化速度随时间变化呈现由快变慢的速度发展特点。

期刊论文 2022-05-24 DOI: 10.19537/j.cnki.2096-2789.2022.07.009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冻土路基类型,分析了冻土路基处理方案,从一般填方路基、片块石路基、热棒路基、土工格栅等方面探讨了冻土路基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可为相关施工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19-11-21 DOI: 10.16248/j.cnki.11-3723/u.2019.29.044

在青藏高原修建工程,遇到第一技术难题就是冻土。分析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类型、工程性质以及冻土近期变化,阐述其对工程建设的负面效应,提出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勘察和设计原则的建设方案。

期刊论文 2008-09-25

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地区地温变化复杂、含冰量高,高温极不稳定冻土区范围广,修建铁路是国内外都未曾实践过的探索性工程。青藏铁路建设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多年冻土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多年冻土区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系统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先行组织冻土工程试验,验证完善冻土工程措施,解决了一系列多年冻土区铁路工程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及时组织技术评审,完善多年冻土工程技术标准,加快了技术成果应用转化。通过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科技创新与实践,推动了冻土技术的发展,证明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工程措施的可靠性,体现了我国高原冻土技术的先进水平。

期刊论文 2007-07-25 DOI: 10.19549/j.issn.1001-683x.2007.06.007

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建设的研究在国际上开展很早,而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则相对滞后。在对生态环境要素所受影响角度的考察中,相关研究集中于工程建设项目对冻土层以及多年冻土地区植被、湿地、土地荒漠化、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上;在对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方法角度的考察中,相关研究集中于冻土层和多年冻土地区水土流失的影响预测和评价上。从既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研究应向体系化、定量化和全面化发展,具体的工作包括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综合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制定等。

期刊论文 2005-10-24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5条  共5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