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零能耗建筑的大力推广是降低建筑能源消费的有力措施,而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更会直接影响建筑能耗水平与居住者舒适度。严寒地区的建筑室内地面会向室外传递大量热量,增加冬季建筑的采暖能耗。为探寻地面围护结构的传热机理,进而验证所设计构造的节能保温效果,采用严寒地区气候参数,利用热可视化方法,对近零能耗建筑的地面及其周边部位传热进行分析,以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以及建筑下方土壤温度为衡量条件,对所设计的地面围护结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地面及其周边部位保温组合构造,可以有效解决墙角墙根处内表面温度过低现象,使内表面温度提升至17.35℃,在不增加室内向地下土壤传热的情况下,可以使建筑下方土壤温度升高约8.45℃。适宜的设置保温延长带还可以使建筑下方土壤不会冻结,减弱冻土对建筑的影响。通过热可视化和建筑构造节能设计的创新结合,为构造设计提出新思路,以期为近零能耗建筑的推广与设计创新提供新理论与新方法。
近零能耗建筑的大力推广是降低建筑能源消费的有力措施,而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更会直接影响建筑能耗水平与居住者舒适度。严寒地区的建筑室内地面会向室外传递大量热量,增加冬季建筑的采暖能耗。为探寻地面围护结构的传热机理,进而验证所设计构造的节能保温效果,采用严寒地区气候参数,利用热可视化方法,对近零能耗建筑的地面及其周边部位传热进行分析,以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以及建筑下方土壤温度为衡量条件,对所设计的地面围护结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地面及其周边部位保温组合构造,可以有效解决墙角墙根处内表面温度过低现象,使内表面温度提升至17.35℃,在不增加室内向地下土壤传热的情况下,可以使建筑下方土壤温度升高约8.45℃。适宜的设置保温延长带还可以使建筑下方土壤不会冻结,减弱冻土对建筑的影响。通过热可视化和建筑构造节能设计的创新结合,为构造设计提出新思路,以期为近零能耗建筑的推广与设计创新提供新理论与新方法。
近零能耗建筑的大力推广是降低建筑能源消费的有力措施,而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更会直接影响建筑能耗水平与居住者舒适度。严寒地区的建筑室内地面会向室外传递大量热量,增加冬季建筑的采暖能耗。为探寻地面围护结构的传热机理,进而验证所设计构造的节能保温效果,采用严寒地区气候参数,利用热可视化方法,对近零能耗建筑的地面及其周边部位传热进行分析,以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以及建筑下方土壤温度为衡量条件,对所设计的地面围护结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地面及其周边部位保温组合构造,可以有效解决墙角墙根处内表面温度过低现象,使内表面温度提升至17.35℃,在不增加室内向地下土壤传热的情况下,可以使建筑下方土壤温度升高约8.45℃。适宜的设置保温延长带还可以使建筑下方土壤不会冻结,减弱冻土对建筑的影响。通过热可视化和建筑构造节能设计的创新结合,为构造设计提出新思路,以期为近零能耗建筑的推广与设计创新提供新理论与新方法。
本项目旨在通过广泛调查新疆各区域气候特征,研究近年来气候变暖造成对建筑工程的影响,确定符合新疆气候特点,满足工程建设项目建筑节能、采暖空调通风、城镇规划、建筑结构等专业设计、施工的相关建筑气象参数;并以采暖度日数(HDD18)结合空调度日数(CDD26)为依据,形成新疆建筑气候子分区图(表)。通过建立各建筑气象参数统计计算的数学模型,对新疆83个气象台站近30年原始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加工和数值比对,准确分析建筑热环境性能及其能耗需要代表当地平均气候状况的逐时典型气象年数据,以各县市城镇气象观测站点地理位置、气压、气温、采暖期、相对湿度、风、降水量、日照、地温、冻土、天气现象等气象要素为主线,构建逐时典型气象年建筑气象参数基础数据集。以满足新疆城镇规划、环境评价、市政建设、节能减排以及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科学实验以及可行性报告等文件编制提供服务。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