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4

新元古代“雪球地球”研究,对于了解现代气候,预测未来气候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国内关于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中等复杂程度地球系统模式数值模拟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工作还未涉及。本项目将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统计分析和动力诊断,研究新元古代“雪球地球”气候特征以及“雪球地球”“产生”和“消融”时的太阳常数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揭示新元古代地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原因;同时分析和比较地表覆盖和海洋热量输送对新元古代地球气候的影响,通过动力学诊断并结合模拟数据分析,揭示其影响的可能机制,最后探讨大陆冰盖对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产生”和“消融”的影响,揭示其影响的可能机制。这方面工作的开展,将为研究地球气候发展变化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对于了解气候变迁、现代气候的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地层划分和对比、地壳演化研究以及矿产资源成因和探测等都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

2014-01

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滑坡灾害的发生有两个高峰期,即雨季和冻融期,而目前对冻融期滑坡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导致对冻融期滑坡的防治效果远不及雨季滑坡。本文以甘肃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探索季节冻土区冻融期黄土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季节性冻融作用是季节冻融期黄土滑坡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不但在斜坡表层产生强烈作用,而且可引起斜坡深处地下水富集、土体软化范围扩大和静、动水压力增大等冻结滞水效应,促使斜坡整体性大规模变形破坏,导致滑坡发生。

期刊论文 2008-06-17

本文针对高寒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翻浆路段的工程地质和气候条件,结合室内、外实验,分析了两者在公路翻浆中的作用,并对高寒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翻浆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论文 2008-04-10

【中文摘要】通过遥感判读、现场调查、填图、典型点勘测和模型试验,研究冰湖溃决泥石流的形成机制,成果为高山区在公路、水利、水电、城镇建设如何避开或减轻冰湖溃决泥石流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和参数,完善和深化冰湖溃决泥石流的基础理论,填补了冰湖溃决泥石流的某些空白。(1)查明了典型段公路沿线分布的冰川461条、冰湖131个,有冰川分布的泥石流沟67条,有潜在溃决危险的冰湖7个等基本资料,对其危险性进行了评判,首次建立川藏公路然乌至培龙段冰川、冰湖、冰湖溃决泥石流资料查询系统,编制了1:10万危险性分区图。(2)系统探讨了从冰湖溃决开始、冰湖溃决泥石流形成、冰湖泥石流坝形成、泥石流坝溃决、溃决洪水演进的5个系列过程,进行了35次试验,建立了冰湖溃决泥石流形成临界判别式、最大表面流速、峰值流量、最大体积比浓度、最大输沙率、泥石流输沙总量、泥石流堵河判定系数的计算公式,以及泥石流堵塞坝溃决洪水洪峰流量计算公式,在基础理论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3)建立了研究区典型冰湖溃决泥石流溃坝示范性预警系统,系统提出了冰湖溃决、泥石流坝形成与泥石流坝溃决应急防治技术,显著提升了我国对这一特殊灾种的防治技术水平。

2008-01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4条  共4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