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20年代,内蒙古地区建立的气象站开始观测冻土数据信息,经过几十年的观测资料积累,为研究北方地区冻土变化特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气候环境和地形条件的共同影响,使得土壤冻结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极为显著,且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极为敏感。为全面了解冻土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不断挖掘农业生产潜力,本文重点分析了呼和浩特赛罕区的冻土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选用呼和浩特赛罕区基准气候站1991年~2023年9月到次年4月(5~8月无冻土)逐日冻土深度及逐年冻土初日和终日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呼和浩特赛罕区的最大冻土深度、冻土初日和终日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冻土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在20世纪20年代,内蒙古地区建立的气象站开始观测冻土数据信息,经过几十年的观测资料积累,为研究北方地区冻土变化特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气候环境和地形条件的共同影响,使得土壤冻结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极为显著,且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极为敏感。为全面了解冻土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不断挖掘农业生产潜力,本文重点分析了呼和浩特赛罕区的冻土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选用呼和浩特赛罕区基准气候站1991年~2023年9月到次年4月(5~8月无冻土)逐日冻土深度及逐年冻土初日和终日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呼和浩特赛罕区的最大冻土深度、冻土初日和终日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冻土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2025年3月初,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审议通过并发布第七次评估周期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大纲,为下一步编写第七次评估报告(AR7)提供了科学基础和行动指南。报告包括概要、全球评估、区域评估和领域评估四部分内容共20章,此外,还计划对《IPCC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评估技术指南(1994年)》进行更新并新增关于适应工具、模块和推动因素的内容,旨在通过系统性风险分析、包容性框架设计及方法论创新,更加全面科学地评估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为全球气候政策和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文中简述了AR7 WGII关注的全球评估、区域评估和领域评估的内容和要点。与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相比,AR7 WGII在整体架构上呈现了3个新特点:(1)将全球评估置于区域和领域专题评估之前,强化对跨尺度风险的整合分析;(2)突出适应措施的有效性评估;(3)新增应对损失损害和资金章节。基于AR7 WGII报告大纲,文中在全球和区域范围、水资源管理、农业发展、公共健康与生计保障等多个领域提出了研究关键点和重要启示,为未来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评估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框架,对推...
2025年3月初,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审议通过并发布第七次评估周期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大纲,为下一步编写第七次评估报告(AR7)提供了科学基础和行动指南。报告包括概要、全球评估、区域评估和领域评估四部分内容共20章,此外,还计划对《IPCC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评估技术指南(1994年)》进行更新并新增关于适应工具、模块和推动因素的内容,旨在通过系统性风险分析、包容性框架设计及方法论创新,更加全面科学地评估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为全球气候政策和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文中简述了AR7 WGII关注的全球评估、区域评估和领域评估的内容和要点。与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相比,AR7 WGII在整体架构上呈现了3个新特点:(1)将全球评估置于区域和领域专题评估之前,强化对跨尺度风险的整合分析;(2)突出适应措施的有效性评估;(3)新增应对损失损害和资金章节。基于AR7 WGII报告大纲,文中在全球和区域范围、水资源管理、农业发展、公共健康与生计保障等多个领域提出了研究关键点和重要启示,为未来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评估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框架,对推...
2025年3月初,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审议通过并发布第七次评估周期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大纲,为下一步编写第七次评估报告(AR7)提供了科学基础和行动指南。报告包括概要、全球评估、区域评估和领域评估四部分内容共20章,此外,还计划对《IPCC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评估技术指南(1994年)》进行更新并新增关于适应工具、模块和推动因素的内容,旨在通过系统性风险分析、包容性框架设计及方法论创新,更加全面科学地评估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为全球气候政策和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文中简述了AR7 WGII关注的全球评估、区域评估和领域评估的内容和要点。与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相比,AR7 WGII在整体架构上呈现了3个新特点:(1)将全球评估置于区域和领域专题评估之前,强化对跨尺度风险的整合分析;(2)突出适应措施的有效性评估;(3)新增应对损失损害和资金章节。基于AR7 WGII报告大纲,文中在全球和区域范围、水资源管理、农业发展、公共健康与生计保障等多个领域提出了研究关键点和重要启示,为未来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评估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框架,对推...
2025年3月初,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审议通过并发布第七次评估周期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大纲,为下一步编写第七次评估报告(AR7)提供了科学基础和行动指南。报告包括概要、全球评估、区域评估和领域评估四部分内容共20章,此外,还计划对《IPCC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评估技术指南(1994年)》进行更新并新增关于适应工具、模块和推动因素的内容,旨在通过系统性风险分析、包容性框架设计及方法论创新,更加全面科学地评估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为全球气候政策和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文中简述了AR7 WGII关注的全球评估、区域评估和领域评估的内容和要点。与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相比,AR7 WGII在整体架构上呈现了3个新特点:(1)将全球评估置于区域和领域专题评估之前,强化对跨尺度风险的整合分析;(2)突出适应措施的有效性评估;(3)新增应对损失损害和资金章节。基于AR7 WGII报告大纲,文中在全球和区域范围、水资源管理、农业发展、公共健康与生计保障等多个领域提出了研究关键点和重要启示,为未来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评估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框架,对推...
冰湖溃决洪水对水库工程建设和后期运行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基于ZY-3卫星10 m分辨率DEM数据,对拟建的四工河水库工程上游河源冰湖开展调查分析。在“2016·08·02洪水”反演分析基础上,基于DEM和DSM数据,利用HEC-RAS对未来溃决洪水进行演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4号冰湖调蓄后,洪水经过4号冰湖未发现溃决迹象,与实际接近,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1号、2号冰湖整体在逐步溃决模式下,使到达下游四工河拟建水库坝址处时的流量对水库水工建筑物布置及造价影响较小。此研究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水库建设决策提供参考。
冰湖溃决洪水对水库工程建设和后期运行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基于ZY-3卫星10 m分辨率DEM数据,对拟建的四工河水库工程上游河源冰湖开展调查分析。在“2016·08·02洪水”反演分析基础上,基于DEM和DSM数据,利用HEC-RAS对未来溃决洪水进行演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4号冰湖调蓄后,洪水经过4号冰湖未发现溃决迹象,与实际接近,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1号、2号冰湖整体在逐步溃决模式下,使到达下游四工河拟建水库坝址处时的流量对水库水工建筑物布置及造价影响较小。此研究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水库建设决策提供参考。
冰湖溃决洪水对水库工程建设和后期运行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基于ZY-3卫星10 m分辨率DEM数据,对拟建的四工河水库工程上游河源冰湖开展调查分析。在“2016·08·02洪水”反演分析基础上,基于DEM和DSM数据,利用HEC-RAS对未来溃决洪水进行演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4号冰湖调蓄后,洪水经过4号冰湖未发现溃决迹象,与实际接近,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1号、2号冰湖整体在逐步溃决模式下,使到达下游四工河拟建水库坝址处时的流量对水库水工建筑物布置及造价影响较小。此研究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水库建设决策提供参考。
利用15个高原铁路监测场地的长期观测数据,分析多年冻土过去20年的热状况及活动层厚度变化规律,并应用统计模型揭示了影响冻土变化的关键环境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地温平均值为-0.95±0.85℃,过去20年平均升温速率为0.027±0.020℃/a;平均活动层厚度约为3.05±1.30 m,平均增加速率为0.067±0.050 m/a;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与活动层厚度具有显著(p<0.05)的正相关关系,活动层增加速率与年平均地温具有较强(p=0.07)的正相关关系;太阳辐射以及冻结指数是影响高原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地温的最重要的2个环境因素,具有线性正相关关系;影响活动层厚度最重要的2个环境因素是冻结指数与融化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