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8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地表风化与气候变化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对冰川流域硅酸盐岩风化以及黄铁矿氧化进行定量研究可为理解高原气候变化提供关键性认识。本文以青藏高原北部祁连山典型冰川流域—老虎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流域河水及降水的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研究了冰川径流来源,河流溶质来源以及水文条件对溶质的影响,流域化学风化速率以及黄铁矿氧化对化学风化碳汇效应的影响。利用同位素径流分割得到地下水、冰川融水以及大气降水对冰川径流的贡献分别为18.2%、58.3%和23.5%,并进一步通过溶质产生模型讨论了冰川河流量对溶质的影响。通过反演模型计算得到碳酸盐岩、硅酸盐岩、蒸发岩和降水对河水阳离子的贡献分别为59.1%、20.1%、8.3%和12.5%,蒸发岩、降水和融雪、黄铁矿对SO42-的贡献分别为14.4%、8.0%、77.6%。最终估算得到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风化通量分别为50.8 g/s和7.8 g/s,相应的CO2吸收速率分别为24.4 t/(km2a)和5....

期刊论文 2023-07-31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地表风化与气候变化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对冰川流域硅酸盐岩风化以及黄铁矿氧化进行定量研究可为理解高原气候变化提供关键性认识。本文以青藏高原北部祁连山典型冰川流域—老虎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流域河水及降水的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研究了冰川径流来源,河流溶质来源以及水文条件对溶质的影响,流域化学风化速率以及黄铁矿氧化对化学风化碳汇效应的影响。利用同位素径流分割得到地下水、冰川融水以及大气降水对冰川径流的贡献分别为18.2%、58.3%和23.5%,并进一步通过溶质产生模型讨论了冰川河流量对溶质的影响。通过反演模型计算得到碳酸盐岩、硅酸盐岩、蒸发岩和降水对河水阳离子的贡献分别为59.1%、20.1%、8.3%和12.5%,蒸发岩、降水和融雪、黄铁矿对SO42-的贡献分别为14.4%、8.0%、77.6%。最终估算得到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风化通量分别为50.8 g/s和7.8 g/s,相应的CO2吸收速率分别为24.4 t/(km2a)和5....

期刊论文 2023-07-31

随着同位素技术与质谱仪测定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氢氧同位素对径流成分进行划分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简单总结了国内外同位素水文学的发展及应用过程,并介绍了基于同位素技术常用的两种径流分割模型。后续对于寒区融雪径流的分割应该建立在足够的实测数据上,进一步探寻寒区融雪径流的机理,为寒区春汛与农业灌溉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期刊论文 2022-05-24

随着同位素技术与质谱仪测定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氢氧同位素对径流成分进行划分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简单总结了国内外同位素水文学的发展及应用过程,并介绍了基于同位素技术常用的两种径流分割模型。后续对于寒区融雪径流的分割应该建立在足够的实测数据上,进一步探寻寒区融雪径流的机理,为寒区春汛与农业灌溉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期刊论文 2022-05-24

冬季积雪时间长,温度低,降雪量大,随着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融雪径流。理论研究是对融雪径流发展及应用做好基础;研究内容是对融雪径流的进一步理解主要包括融雪径流在径流中的占比、径流时段的划分、对气候的响应等;研究融雪径流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基于物理、数学原理建立模型对融雪径流分析,在寒区春季融雪径流对河流的补给量可达30%,因此融雪径流的模拟对寒区河流春季洪水预报研究有重要意义。最后对我国寒区融雪径流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并结合研究的理论、内容、方法分析未来的研究趋势。

期刊论文 2022-04-13

冬季积雪时间长,温度低,降雪量大,随着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融雪径流。理论研究是对融雪径流发展及应用做好基础;研究内容是对融雪径流的进一步理解主要包括融雪径流在径流中的占比、径流时段的划分、对气候的响应等;研究融雪径流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基于物理、数学原理建立模型对融雪径流分析,在寒区春季融雪径流对河流的补给量可达30%,因此融雪径流的模拟对寒区河流春季洪水预报研究有重要意义。最后对我国寒区融雪径流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并结合研究的理论、内容、方法分析未来的研究趋势。

期刊论文 2022-04-13

水文模拟不确定性长期以来是制约寒区水文发展的瓶颈问题。水稳定同位素示踪为认识冰川流域径流过程提供了重要"指纹"信息,但仍缺乏有效模型将该信息与冰川水文模型耦合,而且同位素信息对冰川流域水文模型不确定性的约束效果也有待检验。将水稳定同位素信息(δ18O)与冰川流域水文模型FLEXG相耦合,实现对冰川流域水稳定同位素和径流过程的耦合建模(FLEXG-iso),并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流域进行模拟检验和径流分割。结果表明:模型不仅对2013—2016年径流过程有良好的模拟效果,还可以重现水稳定同位素、冰川物质平衡等重要过程。利用水稳定同位素这一辅助数据,提高了模型参数的识别能力,减少了模拟过程中各水源的相互妥协效应和不确定性范围。2013—2016年1号冰川断面径流32%~34%来自融雪,48%~51%来自融冰,0%~7%来自地下水,12%~15%来自降雨径流。水稳定同位素对雪和冰川相关中间过程有明显的约束能力,原有模型对融冰贡献的模拟偏高约7%。FLEXG-iso模型的建立有助于推动寒区水文学理论和方法...

期刊论文 2021-06-23

水文模拟不确定性长期以来是制约寒区水文发展的瓶颈问题。水稳定同位素示踪为认识冰川流域径流过程提供了重要"指纹"信息,但仍缺乏有效模型将该信息与冰川水文模型耦合,而且同位素信息对冰川流域水文模型不确定性的约束效果也有待检验。将水稳定同位素信息(δ18O)与冰川流域水文模型FLEXG相耦合,实现对冰川流域水稳定同位素和径流过程的耦合建模(FLEXG-iso),并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流域进行模拟检验和径流分割。结果表明:模型不仅对2013—2016年径流过程有良好的模拟效果,还可以重现水稳定同位素、冰川物质平衡等重要过程。利用水稳定同位素这一辅助数据,提高了模型参数的识别能力,减少了模拟过程中各水源的相互妥协效应和不确定性范围。2013—2016年1号冰川断面径流32%~34%来自融雪,48%~51%来自融冰,0%~7%来自地下水,12%~15%来自降雨径流。水稳定同位素对雪和冰川相关中间过程有明显的约束能力,原有模型对融冰贡献的模拟偏高约7%。FLEXG-iso模型的建立有助于推动寒区水文学理论和方法...

期刊论文 2021-06-23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8条  共8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