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及严寒地区,冻融循环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主要原因,目前对混凝土冻融损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矿物掺合料、水灰比和混凝土外加剂方面,较少考虑粗集料类型的影响,相关规范也未提出具体要求。基于此,通过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以表观损伤、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质损率、超声波波速损失率、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为指标,综合评价了卵石、碎石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情况。试验得出:以相对动弹性模量为指标,卵石混凝土的抗冻性比碎石混凝土低16%,冻坏时卵石混凝土的超声波波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是碎石混凝土的2.0~2.5倍。抗冻混凝土设计时应将卵石和碎石分开考虑,对卵石混凝土应提出更高的抗冻要求。同时建立了卵石和碎石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随冻融次数的退化模型,可以为寒区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并指出用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损率作为冻融破坏的评价指标并不全面,应将强度因素纳入考虑。
在寒冷及严寒地区,冻融循环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主要原因,目前对混凝土冻融损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矿物掺合料、水灰比和混凝土外加剂方面,较少考虑粗集料类型的影响,相关规范也未提出具体要求。基于此,通过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以表观损伤、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质损率、超声波波速损失率、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为指标,综合评价了卵石、碎石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情况。试验得出:以相对动弹性模量为指标,卵石混凝土的抗冻性比碎石混凝土低16%,冻坏时卵石混凝土的超声波波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是碎石混凝土的2.0~2.5倍。抗冻混凝土设计时应将卵石和碎石分开考虑,对卵石混凝土应提出更高的抗冻要求。同时建立了卵石和碎石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随冻融次数的退化模型,可以为寒区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并指出用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损率作为冻融破坏的评价指标并不全面,应将强度因素纳入考虑。
在寒冷及严寒地区,冻融循环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主要原因,目前对混凝土冻融损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矿物掺合料、水灰比和混凝土外加剂方面,较少考虑粗集料类型的影响,相关规范也未提出具体要求。基于此,通过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以表观损伤、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质损率、超声波波速损失率、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为指标,综合评价了卵石、碎石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情况。试验得出:以相对动弹性模量为指标,卵石混凝土的抗冻性比碎石混凝土低16%,冻坏时卵石混凝土的超声波波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是碎石混凝土的2.0~2.5倍。抗冻混凝土设计时应将卵石和碎石分开考虑,对卵石混凝土应提出更高的抗冻要求。同时建立了卵石和碎石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随冻融次数的退化模型,可以为寒区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并指出用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损率作为冻融破坏的评价指标并不全面,应将强度因素纳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