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5

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极其短缺,流域内中西部和东部水系出山径流变化存在一定差异,研究出山径流量的变化情况及不同因素的贡献率,对保障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56-2021年出山径流及主要产流区降水、气温资料,采用多种趋势和突变检验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结合径流补给特征,解析三大水系出山径流变化及其对降水、气温变化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石羊河水系多年平均出山径流量13.60亿m3,历年呈不显著减少趋势,降水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气温显著升高使蒸发量增加,致使径流呈减少趋势;(2)黑河水系多年平均出山径流量由突变点2006年前的30.62亿m3增加为突变点后的35.60亿m3,降水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16.7%,气温显著升高,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增强;(3)疏勒河水系多年平均出山径流量由突变点1998年前的14.22亿m3增加为突变点后的17.93亿m3,降水和气温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相当,贡献率分别为30.4%、30.2%。河西内陆河三大水系径流补给特征、气候...

期刊论文 2024-05-15

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极其短缺,流域内中西部和东部水系出山径流变化存在一定差异,研究出山径流量的变化情况及不同因素的贡献率,对保障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56-2021年出山径流及主要产流区降水、气温资料,采用多种趋势和突变检验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结合径流补给特征,解析三大水系出山径流变化及其对降水、气温变化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石羊河水系多年平均出山径流量13.60亿m3,历年呈不显著减少趋势,降水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气温显著升高使蒸发量增加,致使径流呈减少趋势;(2)黑河水系多年平均出山径流量由突变点2006年前的30.62亿m3增加为突变点后的35.60亿m3,降水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16.7%,气温显著升高,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增强;(3)疏勒河水系多年平均出山径流量由突变点1998年前的14.22亿m3增加为突变点后的17.93亿m3,降水和气温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相当,贡献率分别为30.4%、30.2%。河西内陆河三大水系径流补给特征、气候...

期刊论文 2024-05-15

风吹雪作为一种由气流挟带起分散的雪粒在近地面运行的二相流现象,在风的作用下发生迁移与重新沉积。风吹雪成灾是雪颗粒、大气流场、微地貌等因素多重作用的结果。拟建伊宁(伊)—阿克苏(阿)铁路穿越尤路都斯盆地,盆地冬春季气候寒冷,降雪量较大,地面常形成较厚的积雪,发育有风吹雪灾害,可对研究区内交通工程安全造成潜在威胁。本文以新疆天山地区尤路都斯盆地风吹雪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气象监测、冬季雪害调查等方法对盆地内积雪与风吹雪特征进行研究。进而以受风吹雪影响较大的拟建铁路阿尔先段为例,系统分析该区段风吹雪成因特征及其工程防治措施。研究发现尤路都斯盆地风吹雪宏观孕灾背景主要是受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高压的影响,冷空气使盆地产生强劲西北向大风。低温和较低的湿度使得积雪能够以较低密度的形式持续存在,进而在较低风速下启动形成风吹雪。通过拟建铁路阿尔先段典型路堑工程数值模拟研究,得出积雪平台宽度宜设置为5 m,下导风板与水平面夹角设为90°,下导风口高度设置为1.6 m,下导风板板高设置为5 m。研究成果可为寒区交通建设防灾减灾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论文 2023-09-07 DOI: 10.13544/j.cnki.jeg.2023-0224

风吹雪作为一种由气流挟带起分散的雪粒在近地面运行的二相流现象,在风的作用下发生迁移与重新沉积。风吹雪成灾是雪颗粒、大气流场、微地貌等因素多重作用的结果。拟建伊宁(伊)—阿克苏(阿)铁路穿越尤路都斯盆地,盆地冬春季气候寒冷,降雪量较大,地面常形成较厚的积雪,发育有风吹雪灾害,可对研究区内交通工程安全造成潜在威胁。本文以新疆天山地区尤路都斯盆地风吹雪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气象监测、冬季雪害调查等方法对盆地内积雪与风吹雪特征进行研究。进而以受风吹雪影响较大的拟建铁路阿尔先段为例,系统分析该区段风吹雪成因特征及其工程防治措施。研究发现尤路都斯盆地风吹雪宏观孕灾背景主要是受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高压的影响,冷空气使盆地产生强劲西北向大风。低温和较低的湿度使得积雪能够以较低密度的形式持续存在,进而在较低风速下启动形成风吹雪。通过拟建铁路阿尔先段典型路堑工程数值模拟研究,得出积雪平台宽度宜设置为5 m,下导风板与水平面夹角设为90°,下导风口高度设置为1.6 m,下导风板板高设置为5 m。研究成果可为寒区交通建设防灾减灾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论文 2023-09-07 DOI: 10.13544/j.cnki.jeg.2023-0224

依托西北高原干寒区某机场工程,针对自建成至今老道面发生大面积的沉陷、板缝错台、断板、碎板、板角剥落、接缝破坏、角隅断裂等病害,通过系统的调查和针对性的物探、坑探、钻探、试验工作,分析了道面病害的类型、分布及成因。结果表明:老道面病害是地基不均匀沉降、地表水入渗、冻融、湿陷、湿化及历史地震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道面病害,提出新道面建设中宜采取拆除老道面,古沟道换填并强夯处理,古沟道置换搭接区及新、老道面搭接区加筋补强,道面影响区填方段垫层强夯处理,道基设置防冻层和隔断层的处置措施,并运用于设计。

期刊论文 2023-08-22 DOI: 10.13379/j.issn.1003-8825.202303007

依托西北高原干寒区某机场工程,针对自建成至今老道面发生大面积的沉陷、板缝错台、断板、碎板、板角剥落、接缝破坏、角隅断裂等病害,通过系统的调查和针对性的物探、坑探、钻探、试验工作,分析了道面病害的类型、分布及成因。结果表明:老道面病害是地基不均匀沉降、地表水入渗、冻融、湿陷、湿化及历史地震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道面病害,提出新道面建设中宜采取拆除老道面,古沟道换填并强夯处理,古沟道置换搭接区及新、老道面搭接区加筋补强,道面影响区填方段垫层强夯处理,道基设置防冻层和隔断层的处置措施,并运用于设计。

期刊论文 2023-08-22 DOI: 10.13379/j.issn.1003-8825.202303007

青藏高原湖泊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很强的反馈作用。由于卓乃湖的溃堤,地处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盐湖迅速扩张,这不仅对周边草地植被及流经的冻土造成危害,对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的正常运行也产生了干扰。本文利用多源遥感监测手段对可可西里盐湖近30年面积进行监测,从时空变化趋势上提取盐湖面积的动态变化并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2011年9月卓乃湖溃决,导致可可西里盐湖面积1990—2020年增大了178.535 km2;(2)自2020年可可西里盐湖的引流工程完工,盐湖面积得到有效遏制,并在2021年缩小至191.145 km2;(3)盐湖湖岸线自1990—2020年主要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有显著扩张,而最大的变化是盐湖东部由以前伸入湖中央的半岛变为孤岛;(4)面积与降水、气温呈显著相关关系,与日照时长、冰川融水呈弱相关关系。

期刊论文 2023-05-05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3.0096

青藏高原湖泊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很强的反馈作用。由于卓乃湖的溃堤,地处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盐湖迅速扩张,这不仅对周边草地植被及流经的冻土造成危害,对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的正常运行也产生了干扰。本文利用多源遥感监测手段对可可西里盐湖近30年面积进行监测,从时空变化趋势上提取盐湖面积的动态变化并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2011年9月卓乃湖溃决,导致可可西里盐湖面积1990—2020年增大了178.535 km2;(2)自2020年可可西里盐湖的引流工程完工,盐湖面积得到有效遏制,并在2021年缩小至191.145 km2;(3)盐湖湖岸线自1990—2020年主要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有显著扩张,而最大的变化是盐湖东部由以前伸入湖中央的半岛变为孤岛;(4)面积与降水、气温呈显著相关关系,与日照时长、冰川融水呈弱相关关系。

期刊论文 2023-05-05 DOI: 10.13474/j.cnki.11-2246.2023.0096

基于1956—2021年疏勒河、石油河和党河出山口水文站的实测径流量和托勒气象站以及再分析气象数据,采用Sen’s slope估计法、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3条河流径流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1956—2021年3条河流出山径流量变化均为增加趋势,其中疏勒河和党河为显著性增加趋势,石油河为非显著性增加趋势。(2)3条河流突变年份分别在1998年、2007年和1982年,突变后径流量显著增加,疏勒河变化率为60%,石油河和党河大约为20%。(3)疏勒河和石油河径流量在2000s后为研究时段丰水期,而党河在1980s后缓慢增加并在2020s初出现历史丰水值。(4)受波动性降水增加和1986年后加速上升的气温所引起冰川加速消融等原因的共同影响,3条河流出山径流量的年平均和各季节流量均为增加态势。

期刊论文 2023-01-18 DOI: 10.13866/j.azr.2022.06.08

基于1956—2021年疏勒河、石油河和党河出山口水文站的实测径流量和托勒气象站以及再分析气象数据,采用Sen’s slope估计法、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3条河流径流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1956—2021年3条河流出山径流量变化均为增加趋势,其中疏勒河和党河为显著性增加趋势,石油河为非显著性增加趋势。(2)3条河流突变年份分别在1998年、2007年和1982年,突变后径流量显著增加,疏勒河变化率为60%,石油河和党河大约为20%。(3)疏勒河和石油河径流量在2000s后为研究时段丰水期,而党河在1980s后缓慢增加并在2020s初出现历史丰水值。(4)受波动性降水增加和1986年后加速上升的气温所引起冰川加速消融等原因的共同影响,3条河流出山径流量的年平均和各季节流量均为增加态势。

期刊论文 2023-01-18 DOI: 10.13866/j.azr.2022.06.08
  • 首页
  • 1
  • 2
  • 3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25条,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