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6

季节性冻土地区如何防止接触网支柱基础发生冻拔破坏,一直是困扰铁路行业的难题。本文对季节性冻土地区接触网支柱基础选型进行详细分析,得出桩基础为季节性冻土地区接触网支柱基础的首选形式,提出了接触网支柱桩基础抗冻拔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工程实例对采用此类措施后桩基础抗冻拔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验证。

期刊论文 2022-04-22 DOI: 10.19587/j.cnki.1007-936x.2022.02.006

季节性冻土地区如何防止接触网支柱基础发生冻拔破坏,一直是困扰铁路行业的难题。本文对季节性冻土地区接触网支柱基础选型进行详细分析,得出桩基础为季节性冻土地区接触网支柱基础的首选形式,提出了接触网支柱桩基础抗冻拔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工程实例对采用此类措施后桩基础抗冻拔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验证。

期刊论文 2022-04-22 DOI: 10.19587/j.cnki.1007-936x.2022.02.006

季节性冻土地区如何防止接触网支柱基础发生冻拔破坏,一直是困扰铁路行业的难题。本文对季节性冻土地区接触网支柱基础选型进行详细分析,得出桩基础为季节性冻土地区接触网支柱基础的首选形式,提出了接触网支柱桩基础抗冻拔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工程实例对采用此类措施后桩基础抗冻拔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验证。

期刊论文 2022-04-22 DOI: 10.19587/j.cnki.1007-936x.2022.02.006

采用单向冻结的方法,针对季节冻土区扩底桩的抗冻拔能力,分别选取不同扩角(无扩角直桩、45°、60°、70°)和不同埋深(240、290、340 mm),以及不同扩底直径(74、98、114 mm)的扩底桩开展室内试验研究。根据试验及计算结果,3组试验的最终冻结深度分别为19.51、14.36、14.80 cm。不同扩角扩底桩的最终冻拔量基本相同,且仅为直桩的28.3%;扩底桩的最终冻拔量随着埋深的增大并非按照比例减小,但随扩底直径的增大基本按比例减小。桩的冻胀量变幅随冻结深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与土体的冻结速率呈负相关关系。直桩的冻拔速率随冻结深度先增大后迅速减小,扩底桩的冻拔速率随冻结深度呈先增大后稳定减小的趋势。土体冻胀在桩的约束下呈漏斗形,扩底桩对桩侧土的约束冻胀明显强于直桩,间接说明了扩底桩的抗冻拔能力优于直桩。根据冻结过程中土的冻结速率和桩的冻拔量的变化规律,提出将桩的抗冻拔因子作为桩抗冻拔性能的评判标准,对不同影响因素下扩底桩的抗冻拔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扩角对桩的抗冻拔能力影响较小,埋深和扩底直径的增大可提高桩的抗冻拔能力。综合比较,影响扩底桩抗冻拔性能最主要...

期刊论文 2020-12-22 DOI: 10.15961/j.jsuese.201901193

采用单向冻结的方法,针对季节冻土区扩底桩的抗冻拔能力,分别选取不同扩角(无扩角直桩、45°、60°、70°)和不同埋深(240、290、340 mm),以及不同扩底直径(74、98、114 mm)的扩底桩开展室内试验研究。根据试验及计算结果,3组试验的最终冻结深度分别为19.51、14.36、14.80 cm。不同扩角扩底桩的最终冻拔量基本相同,且仅为直桩的28.3%;扩底桩的最终冻拔量随着埋深的增大并非按照比例减小,但随扩底直径的增大基本按比例减小。桩的冻胀量变幅随冻结深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与土体的冻结速率呈负相关关系。直桩的冻拔速率随冻结深度先增大后迅速减小,扩底桩的冻拔速率随冻结深度呈先增大后稳定减小的趋势。土体冻胀在桩的约束下呈漏斗形,扩底桩对桩侧土的约束冻胀明显强于直桩,间接说明了扩底桩的抗冻拔能力优于直桩。根据冻结过程中土的冻结速率和桩的冻拔量的变化规律,提出将桩的抗冻拔因子作为桩抗冻拔性能的评判标准,对不同影响因素下扩底桩的抗冻拔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扩角对桩的抗冻拔能力影响较小,埋深和扩底直径的增大可提高桩的抗冻拔能力。综合比较,影响扩底桩抗冻拔性能最主要...

期刊论文 2020-12-22 DOI: 10.15961/j.jsuese.201901193

采用单向冻结的方法,针对季节冻土区扩底桩的抗冻拔能力,分别选取不同扩角(无扩角直桩、45°、60°、70°)和不同埋深(240、290、340 mm),以及不同扩底直径(74、98、114 mm)的扩底桩开展室内试验研究。根据试验及计算结果,3组试验的最终冻结深度分别为19.51、14.36、14.80 cm。不同扩角扩底桩的最终冻拔量基本相同,且仅为直桩的28.3%;扩底桩的最终冻拔量随着埋深的增大并非按照比例减小,但随扩底直径的增大基本按比例减小。桩的冻胀量变幅随冻结深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与土体的冻结速率呈负相关关系。直桩的冻拔速率随冻结深度先增大后迅速减小,扩底桩的冻拔速率随冻结深度呈先增大后稳定减小的趋势。土体冻胀在桩的约束下呈漏斗形,扩底桩对桩侧土的约束冻胀明显强于直桩,间接说明了扩底桩的抗冻拔能力优于直桩。根据冻结过程中土的冻结速率和桩的冻拔量的变化规律,提出将桩的抗冻拔因子作为桩抗冻拔性能的评判标准,对不同影响因素下扩底桩的抗冻拔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扩角对桩的抗冻拔能力影响较小,埋深和扩底直径的增大可提高桩的抗冻拔能力。综合比较,影响扩底桩抗冻拔性能最主要...

期刊论文 2020-12-22 DOI: 10.15961/j.jsuese.201901193

文章通过季节性冻土地区某桥梁的下部结构设计,总结出在季节性冻土地区设计桥梁时应该注意的要点。

期刊论文 2017-03-08

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自定义模块功能,将建立的水热力三场顺序耦合模型导入,模拟二维轴对称条件下多种螺旋桩在土体冻结过程中发生的冻拔,并设置光滑桩作对比.在冻深达到桩长全长时,全螺旋小叶片桩具有良好的抗冻拔效果(仅为光滑桩的19.5%).使用COMSOL内嵌热应力模块,模拟三维条件下螺旋桩抗冻拔过程,并与室内试验结果作对比.结果显示冻深只有桩长一半时,双螺旋小叶片桩明显减少桩体冻拔量.表明:通过数值分析可比选出抗冻拔的最优桩型,对于现场试验的光伏支架螺旋桩型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16-10-10

针对高原冻土地区给排水系统的防冻及各种水处理的特殊要求,进行现场试验与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对管道及构筑物采取架空保温敷设、浅埋敷设、深埋敷设、电伴热保温、中粗砂回填等方式,能较好解决不同冻土类型对给排水管道及构筑物的冻拔及融沉问题,通过采取反渗透、高效电催化氧化技术能较好解决低温、低压、低含氧量状态下的水处理效果。历时多年的实际工程运行效果证明,上述措施是可行的。

期刊论文 2015-03-27 DOI: 10.13238/j.issn.1004-2954.2015.04.036

针对高原冻土地区给排水系统的防冻及各种水处理的特殊要求,进行现场试验与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对管道及构筑物采取架空保温敷设、浅埋敷设、深埋敷设、电伴热保温、中粗砂回填等方式,能较好解决不同冻土类型对给排水管道及构筑物的冻拔及融沉问题,通过采取反渗透、高效电催化氧化技术能较好解决低温、低压、低含氧量状态下的水处理效果。历时多年的实际工程运行效果证明,上述措施是可行的。

期刊论文 2015-03-27 DOI: 10.13238/j.issn.1004-2954.2015.04.036
  • 首页
  • 1
  • 2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6条,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