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16

高海拔寒冷地区具有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等特点,严重威胁混凝土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年限。因此,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冻耐久性、保证结构安全和可靠性是研究高海拔寒冷地区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施工技术以及评价方法的关键。综合分析了水胶比、外加剂、掺合料对高海拔寒冷地区混凝土宏观力学的影响,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测试方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混凝土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之间的关系,以及高海拔寒冷地区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以及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通过上述分析和总结,以期进一步完善高海拔寒冷地区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理论体系、试验和评估方法,为高海拔寒冷地区混凝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论文 2024-11-19 DOI: 10.16185/j.jxatu.edu.cn.2024.05.201

高海拔寒冷地区具有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等特点,严重威胁混凝土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年限。因此,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冻耐久性、保证结构安全和可靠性是研究高海拔寒冷地区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施工技术以及评价方法的关键。综合分析了水胶比、外加剂、掺合料对高海拔寒冷地区混凝土宏观力学的影响,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测试方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混凝土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之间的关系,以及高海拔寒冷地区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以及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通过上述分析和总结,以期进一步完善高海拔寒冷地区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理论体系、试验和评估方法,为高海拔寒冷地区混凝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论文 2024-11-19 DOI: 10.16185/j.jxatu.edu.cn.2024.05.201

高海拔寒冷地区具有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等特点,严重威胁混凝土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年限。因此,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冻耐久性、保证结构安全和可靠性是研究高海拔寒冷地区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施工技术以及评价方法的关键。综合分析了水胶比、外加剂、掺合料对高海拔寒冷地区混凝土宏观力学的影响,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测试方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混凝土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之间的关系,以及高海拔寒冷地区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以及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通过上述分析和总结,以期进一步完善高海拔寒冷地区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理论体系、试验和评估方法,为高海拔寒冷地区混凝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论文 2024-11-19 DOI: 10.16185/j.jxatu.edu.cn.2024.05.201

针对高寒地区新浇筑混凝土易受冻害,导致的路面结构安全隐患和后期服役寿命受限等问题,文中选取西藏地区实际施工材料分别拌制了C30、C40及C45三组水泥混凝土试件,试件在标准养护室养护0,3,7,28 d后移置室外继续养护150 d,研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并且对自然养护150 d的试件进行300次冻融循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认为标准养护龄期为28 d的混凝土无受冻状态时,标准养护龄期的增加能有效提升混凝土服役初期的抗冻能力,混凝土的受冻率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依次降低;通过掺加粉煤灰和防冻剂,自然养护150 d的混凝土可经受275~300次冻融循环,冻融循环250次后,混凝土内部产生明显的大孔隙及裂隙,试件抗冻指标快速下降;通过建立的冻融损伤度转化公式,可快速对高寒地区不同服役年限的混凝土建筑物进行力学性能预测,进而为运行期建筑物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论文 2024-04-29 DOI: 10.16185/j.jxatu.edu.cn.2024.02.202

针对高寒地区新浇筑混凝土易受冻害,导致的路面结构安全隐患和后期服役寿命受限等问题,文中选取西藏地区实际施工材料分别拌制了C30、C40及C45三组水泥混凝土试件,试件在标准养护室养护0,3,7,28 d后移置室外继续养护150 d,研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并且对自然养护150 d的试件进行300次冻融循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认为标准养护龄期为28 d的混凝土无受冻状态时,标准养护龄期的增加能有效提升混凝土服役初期的抗冻能力,混凝土的受冻率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依次降低;通过掺加粉煤灰和防冻剂,自然养护150 d的混凝土可经受275~300次冻融循环,冻融循环250次后,混凝土内部产生明显的大孔隙及裂隙,试件抗冻指标快速下降;通过建立的冻融损伤度转化公式,可快速对高寒地区不同服役年限的混凝土建筑物进行力学性能预测,进而为运行期建筑物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论文 2024-04-29 DOI: 10.16185/j.jxatu.edu.cn.2024.02.202

针对高寒地区新浇筑混凝土易受冻害,导致的路面结构安全隐患和后期服役寿命受限等问题,文中选取西藏地区实际施工材料分别拌制了C30、C40及C45三组水泥混凝土试件,试件在标准养护室养护0,3,7,28 d后移置室外继续养护150 d,研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并且对自然养护150 d的试件进行300次冻融循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认为标准养护龄期为28 d的混凝土无受冻状态时,标准养护龄期的增加能有效提升混凝土服役初期的抗冻能力,混凝土的受冻率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依次降低;通过掺加粉煤灰和防冻剂,自然养护150 d的混凝土可经受275~300次冻融循环,冻融循环250次后,混凝土内部产生明显的大孔隙及裂隙,试件抗冻指标快速下降;通过建立的冻融损伤度转化公式,可快速对高寒地区不同服役年限的混凝土建筑物进行力学性能预测,进而为运行期建筑物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论文 2024-04-29 DOI: 10.16185/j.jxatu.edu.cn.2024.02.202

为了探究高寒地区混凝土劣化规律,文中在高寒地区通过掺加引气剂和减水剂,制备了4种不同类型的高寒混凝土,通过冻融循环试验,分析了外加剂及冻融循环次数对高寒混凝土动弹性模量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并以动弹性模量损失率和抗折强度损失率作为损伤变量,采用指数函数建立了高寒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减水剂和引气剂均可以提高高寒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损伤模型与试验数据相关性系数均达到92%以上。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相关性较高,结论可为高寒地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耐久性检测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论文 2023-04-25 DOI: 10.16185/j.jxatu.edu.cn.2023.02.203

为了探究高寒地区混凝土劣化规律,文中在高寒地区通过掺加引气剂和减水剂,制备了4种不同类型的高寒混凝土,通过冻融循环试验,分析了外加剂及冻融循环次数对高寒混凝土动弹性模量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并以动弹性模量损失率和抗折强度损失率作为损伤变量,采用指数函数建立了高寒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减水剂和引气剂均可以提高高寒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损伤模型与试验数据相关性系数均达到92%以上。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相关性较高,结论可为高寒地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耐久性检测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论文 2023-04-25 DOI: 10.16185/j.jxatu.edu.cn.2023.02.203

为了探究高寒地区混凝土劣化规律,文中在高寒地区通过掺加引气剂和减水剂,制备了4种不同类型的高寒混凝土,通过冻融循环试验,分析了外加剂及冻融循环次数对高寒混凝土动弹性模量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并以动弹性模量损失率和抗折强度损失率作为损伤变量,采用指数函数建立了高寒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减水剂和引气剂均可以提高高寒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损伤模型与试验数据相关性系数均达到92%以上。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相关性较高,结论可为高寒地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耐久性检测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论文 2023-04-25 DOI: 10.16185/j.jxatu.edu.cn.2023.02.203

为了提高高海拔寒冷地区混凝土箱梁无损检测标准的准确性,以高寒地区混凝土箱梁为研究对象,采用声波-回弹综合检测法,测试了高寒减水混凝土试件的纵波波速、回弹值以及抗压强度。根据标准测强曲线进行优化,建立新高寒地区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结合高寒减水混凝土试件的抗冻耐久性试验结果,建立高寒地区混凝土箱梁无损检测标准,并以甘肃省王格尔塘至夏河高速公路WXSG-2标段混凝土箱梁工程验证本文建立的无损检测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相关系数较规范预测模型提高,适用于高寒地区使用。

期刊论文 2022-03-30 DOI: 10.16185/j.jxatu.edu.cn.2022.01.204
  • 首页
  • 1
  • 2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6条,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