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43

在寒区桩基工程中,冻土-混凝土界面强度对于桩基础的受力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开敞系统条件下进行了冻土-混凝土界面区的抗拉强度正交试验,利用极差方差分析法,厘清了界面粗糙度、土样含水率、试验温度及干密度4种试验因素对界面冻结抗拉强度影响的主次顺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土样含水率的增大、试验温度的降低及接触面粗糙度的提升均可使界面冻结抗拉强度不断提高;存在临界土样含水率,当含水率位于临界含水率两侧时,接触面粗糙度因水分迁移所形成冰膜改变的程度不同,导致接触面粗糙度的增加对界面冻结抗拉强度增幅的影响程度具有不同的规律。

期刊论文 2024-07-26 DOI: 10.13319/j.cnki.sjztddxxbzrb.20240017

在寒区桩基工程中,冻土-混凝土界面强度对于桩基础的受力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开敞系统条件下进行了冻土-混凝土界面区的抗拉强度正交试验,利用极差方差分析法,厘清了界面粗糙度、土样含水率、试验温度及干密度4种试验因素对界面冻结抗拉强度影响的主次顺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土样含水率的增大、试验温度的降低及接触面粗糙度的提升均可使界面冻结抗拉强度不断提高;存在临界土样含水率,当含水率位于临界含水率两侧时,接触面粗糙度因水分迁移所形成冰膜改变的程度不同,导致接触面粗糙度的增加对界面冻结抗拉强度增幅的影响程度具有不同的规律。

期刊论文 2024-07-26 DOI: 10.13319/j.cnki.sjztddxxbzrb.20240017

在寒区桩基工程中,冻土-混凝土界面强度对于桩基础的受力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开敞系统条件下进行了冻土-混凝土界面区的抗拉强度正交试验,利用极差方差分析法,厘清了界面粗糙度、土样含水率、试验温度及干密度4种试验因素对界面冻结抗拉强度影响的主次顺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土样含水率的增大、试验温度的降低及接触面粗糙度的提升均可使界面冻结抗拉强度不断提高;存在临界土样含水率,当含水率位于临界含水率两侧时,接触面粗糙度因水分迁移所形成冰膜改变的程度不同,导致接触面粗糙度的增加对界面冻结抗拉强度增幅的影响程度具有不同的规律。

期刊论文 2024-07-26 DOI: 10.13319/j.cnki.sjztddxxbzrb.20240017

冻土区的工程建设长期以来一直受土体冻胀的影响和制约,如何抑制土体冻胀已成为寒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课题。针对此问题,本文选用麦秸秆作为加筋材料,首先对秸秆加筋粉土进行径向压裂试验,分析了秸秆加筋率、长度、试验温度和土样含水率对其抗拉强度的影响;在上述试验规律基础上,进行了定掺量、变长度试样在冻结温度附近的抗拉强度测试,并对相同条件试样进行了一维冻胀试验,研究了冻结温度附近的抗拉强度和冻胀量、冻胀率之间的关系,进而从抗拉强度对冻胀的影响角度,对秸秆加筋抑制冻胀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秸秆加筋可有效提高土体抗拉强度,进而抑制冻胀,抗拉强度和冻胀量、冻胀率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秸秆加筋抑制粉土冻胀机理主要包含冰的胶结作用,土颗粒、冰与秸秆之间的摩擦作用和秸秆加筋的网络作用三个方面,上述作用均使冻结粉土抗拉强度提高;秸秆加筋粉土的抗拉强度与秸秆长度、掺量、试验温度和土样含水量有关,其中土样含水量和试验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存在最优秸秆掺量或秸秆长度,以获得最大抗拉强度。

期刊论文 2024-03-14

冻土区的工程建设长期以来一直受土体冻胀的影响和制约,如何抑制土体冻胀已成为寒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课题。针对此问题,本文选用麦秸秆作为加筋材料,首先对秸秆加筋粉土进行径向压裂试验,分析了秸秆加筋率、长度、试验温度和土样含水率对其抗拉强度的影响;在上述试验规律基础上,进行了定掺量、变长度试样在冻结温度附近的抗拉强度测试,并对相同条件试样进行了一维冻胀试验,研究了冻结温度附近的抗拉强度和冻胀量、冻胀率之间的关系,进而从抗拉强度对冻胀的影响角度,对秸秆加筋抑制冻胀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秸秆加筋可有效提高土体抗拉强度,进而抑制冻胀,抗拉强度和冻胀量、冻胀率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秸秆加筋抑制粉土冻胀机理主要包含冰的胶结作用,土颗粒、冰与秸秆之间的摩擦作用和秸秆加筋的网络作用三个方面,上述作用均使冻结粉土抗拉强度提高;秸秆加筋粉土的抗拉强度与秸秆长度、掺量、试验温度和土样含水量有关,其中土样含水量和试验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存在最优秸秆掺量或秸秆长度,以获得最大抗拉强度。

期刊论文 2024-03-14

冻土区的工程建设长期以来一直受土体冻胀的影响和制约,如何抑制土体冻胀已成为寒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课题。针对此问题,本文选用麦秸秆作为加筋材料,首先对秸秆加筋粉土进行径向压裂试验,分析了秸秆加筋率、长度、试验温度和土样含水率对其抗拉强度的影响;在上述试验规律基础上,进行了定掺量、变长度试样在冻结温度附近的抗拉强度测试,并对相同条件试样进行了一维冻胀试验,研究了冻结温度附近的抗拉强度和冻胀量、冻胀率之间的关系,进而从抗拉强度对冻胀的影响角度,对秸秆加筋抑制冻胀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秸秆加筋可有效提高土体抗拉强度,进而抑制冻胀,抗拉强度和冻胀量、冻胀率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秸秆加筋抑制粉土冻胀机理主要包含冰的胶结作用,土颗粒、冰与秸秆之间的摩擦作用和秸秆加筋的网络作用三个方面,上述作用均使冻结粉土抗拉强度提高;秸秆加筋粉土的抗拉强度与秸秆长度、掺量、试验温度和土样含水量有关,其中土样含水量和试验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存在最优秸秆掺量或秸秆长度,以获得最大抗拉强度。

期刊论文 2024-03-14

本项研究以青藏公路五道梁-沱沱河段一处发育的高寒草甸热融滑塌灾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原位测量与室内单根、群根抗拉试验以及草甸层原位拉裂试验,研究了区内草本植物单根和群根力学性能及其特征,进一步评价了植物根系增强高寒环境热融滑塌区土体抗拉强度和提高边坡浅层稳定性贡献。结果表明:草本单根抗拉力及单根抗拉强度与根径间均呈幂函数关系;草本植物根数与群根抗拉力及群根抗拉强度之间均符合线性函数关系;草甸层原位抗拉试验值总体小于理论计算值。区内草本根系显著增强土体抗拉强度,且其增强土体强度贡献与根径、含根量和土壤密实度之间表现出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治青藏公路沿线高寒草甸热融滑塌、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起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际指导作用。

期刊论文 2023-10-08

本项研究以青藏公路五道梁-沱沱河段一处发育的高寒草甸热融滑塌灾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原位测量与室内单根、群根抗拉试验以及草甸层原位拉裂试验,研究了区内草本植物单根和群根力学性能及其特征,进一步评价了植物根系增强高寒环境热融滑塌区土体抗拉强度和提高边坡浅层稳定性贡献。结果表明:草本单根抗拉力及单根抗拉强度与根径间均呈幂函数关系;草本植物根数与群根抗拉力及群根抗拉强度之间均符合线性函数关系;草甸层原位抗拉试验值总体小于理论计算值。区内草本根系显著增强土体抗拉强度,且其增强土体强度贡献与根径、含根量和土壤密实度之间表现出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治青藏公路沿线高寒草甸热融滑塌、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起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际指导作用。

期刊论文 2023-10-08

本项研究以青藏公路五道梁-沱沱河段一处发育的高寒草甸热融滑塌灾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原位测量与室内单根、群根抗拉试验以及草甸层原位拉裂试验,研究了区内草本植物单根和群根力学性能及其特征,进一步评价了植物根系增强高寒环境热融滑塌区土体抗拉强度和提高边坡浅层稳定性贡献。结果表明:草本单根抗拉力及单根抗拉强度与根径间均呈幂函数关系;草本植物根数与群根抗拉力及群根抗拉强度之间均符合线性函数关系;草甸层原位抗拉试验值总体小于理论计算值。区内草本根系显著增强土体抗拉强度,且其增强土体强度贡献与根径、含根量和土壤密实度之间表现出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治青藏公路沿线高寒草甸热融滑塌、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起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际指导作用。

期刊论文 2023-10-08

冻土强度是冻结法施工及冻土构筑物安全评估中的关键力学参数。然而,冻土强度特性十分复杂,受到环境温度、土体类型、含水量、应变速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还缺少统一的结论。鉴于此,文章对冻土强度的相关试验成果进行了全面回顾,并总结了各因素对冻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理。文献调研结果表明,冻土强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工程常见温度范围内二者近似呈线性关系。温度降低所引起的冰强度增加和未冻水含量降低是冻土强度增大的主要原因;当温度低于一定阈值后(如-80℃),冻土强度达到最大值并不再变化。非饱和冻土的抗压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原因在于其饱冰度会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使得土颗粒与冰晶体的黏结作用增强。对于饱和冻土,含水量的增加会导致冻土密实度降低,其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冻土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其压拉比随土体类型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在3~12之间。整体来看,影响冻土强度的因素众多,目前的研究工作多基于单一影响因素,针对多种因素耦合作用、应变速率影响和抗拉强度的研究仍较少,相关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

期刊论文 2023-09-01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43条,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