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9

为有效解决冻融循环对大坝混凝土造成的损伤、降低其性能的衰减,结合抗冻机理分析给予高寒地区大坝建设所用混凝土配比的优化,通过在常规配比中增加高活性纳米掺合料的方式优化混凝土分子结构、氯离子扩散系数以及相对动弹性模量与质量的损失率,进一步增加混凝土的负荷强度以及力学性能,从而形成良好的抗冻效果。另外,采用气泡参数试验分析与实例相对比的形式对该研究中提出的观点进行对比验证。最终验证结果显示,该研究中所优化的混凝土可减少6 kg/m3的用水量,在模拟冻融循环环境下其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氯离子扩散性能分别最高可提升8%、19.30%、59%,气泡间距系数F400,表明采用纳米掺合料的混凝土在高寒地区的冻融循环中具有更优异的工作性、微结构性能和抗冻性能。

期刊论文 2024-03-11 DOI: 10.16052/j.cnki.hnslsd.2024.01.031

为有效解决冻融循环对大坝混凝土造成的损伤、降低其性能的衰减,结合抗冻机理分析给予高寒地区大坝建设所用混凝土配比的优化,通过在常规配比中增加高活性纳米掺合料的方式优化混凝土分子结构、氯离子扩散系数以及相对动弹性模量与质量的损失率,进一步增加混凝土的负荷强度以及力学性能,从而形成良好的抗冻效果。另外,采用气泡参数试验分析与实例相对比的形式对该研究中提出的观点进行对比验证。最终验证结果显示,该研究中所优化的混凝土可减少6 kg/m3的用水量,在模拟冻融循环环境下其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氯离子扩散性能分别最高可提升8%、19.30%、59%,气泡间距系数F400,表明采用纳米掺合料的混凝土在高寒地区的冻融循环中具有更优异的工作性、微结构性能和抗冻性能。

期刊论文 2024-03-11 DOI: 10.16052/j.cnki.hnslsd.2024.01.031

为改善高寒地区大坝混凝土长期遭受冻融循环作用导致的性能衰减问题,基于对抗冻机理的认知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定量设计,在低热水泥、粉煤灰胶凝材料体系中掺加了高活性纳米掺合料对混凝土微结构进行协调优化,配制了高抗冻混凝土。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下纳米掺合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氯离子扩散系数、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量损失率,分析了气泡参数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并与水利工程中普遍采用的大坝混凝土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掺入纳米掺合料可使大坝混凝土的用水量降低6 kg/m3,混凝土和易性得到改善;在长期冻融循环作用下,纳米掺合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了3.1%~8.0%,劈拉强度提高了7.6%~19.3%,抗氯离子渗透性提高了27%~59%;纳米掺合料的掺入使混凝土内部气泡孔径细化,微结构得到优化;混凝土抗冻等级大于F800,气泡间距系数小于0.25 mm,具有优良的抗冻性能。该研究成果为纳米掺合料在高寒地区大坝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论文 2021-12-11 DOI: 10.13928/j.cnki.wrahe.2022.01.019

为改善高寒地区大坝混凝土长期遭受冻融循环作用导致的性能衰减问题,基于对抗冻机理的认知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定量设计,在低热水泥、粉煤灰胶凝材料体系中掺加了高活性纳米掺合料对混凝土微结构进行协调优化,配制了高抗冻混凝土。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下纳米掺合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氯离子扩散系数、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量损失率,分析了气泡参数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并与水利工程中普遍采用的大坝混凝土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掺入纳米掺合料可使大坝混凝土的用水量降低6 kg/m3,混凝土和易性得到改善;在长期冻融循环作用下,纳米掺合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了3.1%~8.0%,劈拉强度提高了7.6%~19.3%,抗氯离子渗透性提高了27%~59%;纳米掺合料的掺入使混凝土内部气泡孔径细化,微结构得到优化;混凝土抗冻等级大于F800,气泡间距系数小于0.25 mm,具有优良的抗冻性能。该研究成果为纳米掺合料在高寒地区大坝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论文 2021-12-11 DOI: 10.13928/j.cnki.wrahe.2022.01.019

寒冷地区混凝土设施较容易因为长期处于冻融环境下而产生抗冻融破坏和压溃破坏。文章对当前冻融环境下混凝土设施解决抗冻融破坏和压溃破坏的常用方法进行总结,认为在混凝土中加入掺合料以及引气剂,能够有效提升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文章对学者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对掺合料颗粒大小、种类、以及引气剂等指标对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的具体性能影响进行综述。旨在探究寒冷地区增强混凝土设施抗压强度和抗冻融性能的方法,对提高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混凝土设施耐久性能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期刊论文 2021-08-27 DOI: 10.16584/j.cnki.issn1671-5381.2021.04.043

寒冷地区混凝土设施较容易因为长期处于冻融环境下而产生抗冻融破坏和压溃破坏。文章对当前冻融环境下混凝土设施解决抗冻融破坏和压溃破坏的常用方法进行总结,认为在混凝土中加入掺合料以及引气剂,能够有效提升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文章对学者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对掺合料颗粒大小、种类、以及引气剂等指标对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的具体性能影响进行综述。旨在探究寒冷地区增强混凝土设施抗压强度和抗冻融性能的方法,对提高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混凝土设施耐久性能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期刊论文 2021-08-27 DOI: 10.16584/j.cnki.issn1671-5381.2021.04.043

本文主要研究了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矿物掺合料种类和掺量等配合比关键参数对C30桩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低温环境下桩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均随着水胶比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桩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均随着胶凝材料用量的降低而降低;低温环境下"FA10-SF10"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均最佳;高原冻土地区C30桩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建议水胶比不大于0.45,胶凝材料用量不低于380 kg/m3,建议采用10%粉煤灰和5%硅灰复掺。

期刊论文 2016-03-02 DOI: 10.16552/j.cnki.issn1001-1625.2016.01.052

在多年冻土环境下混凝土从浇注开始就要经历一个变温养护的历程,混凝土在这种养护历程下,矿物掺合料对渗透性能的影响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采用反扩散试验方法对砂浆的渗透性能进行研究。

期刊论文 2006-04-19

在多年冻土环境下混凝土从浇注开始就要经历一个变温养护的历程,混凝土在这种养护历程下,矿物掺合料对渗透性能的影响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采用反扩散试验方法对砂浆的渗透性能进行研究。

期刊论文 2006-04-19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9条  共9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