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

文章结合国道219线新藏公路冻土病害处治实践,介绍了冻土的工程特性、分类以及该路线上冻土的冰缘作用,提出了在类似冻土地区公路病害的防治措施。

期刊论文 2009-12-31 DOI: 10.13282/j.cnki.wccst.2009.11.008

文章以新藏公路多年冻土分布特征为依据,对青藏公路多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提炼后,按少冰冻土段、多冰冻土段、富冰冻土段、饱冰冻土段和含土冰层路段分别提出了采用填土路基、填土路基增设XPS板、填土路基增设热棒、填石路基、填土路基增设通风管和填土路基与保护冻土组合等设计技术方案,对新藏公路建设与公路建成后运营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论文 2009-01-15

新藏公路新疆段沿线海拔高 ,气候干冷 ,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厚 ,在高山区和山原河谷盆地区发育了多年冻土。勘查研究表明 :多年冻土分布于K30 6 +0 0 0~K310 +0 0 0和K5 15 +0 0 0~K70 5 +0 0间 191 6km路段上 ,属高原片状连续多年冻土。沿线个别路段含冰量较高 ,为多冰 -富冰冻土 ,中冻胀中融沉 ;绝大部分路段以少冰多年冻土为主 ,弱冻胀弱融沉。现有公路主要冻土灾害有涎流冰、路基融沉、路面翻浆、冻胀破坏、冻融滑塌和冻融泥流等。随着整治改建工程的实施 ,多年冻土原有的水热平衡的破坏 ,冻土灾害将趋于严重。根据沿线多年冻土的特征 ,提出施工和运营中应采取保护冻土的设计原则 ,通过改线避绕、抬高路基、提高路基强度及完善截排水系统等 5条措施以减少公路工程对多年冻土的扰动和破坏

期刊论文 2005-08-19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3条  共3条,1页